乙羧氟草醚会让小麦叶片上出现黄斑,其实是受到了除草剂药害,下面给大家讲讲相关的补救措施。
苯磺隆为磺酰脲类内吸传导型芽后选择性除草剂,茎叶处理后可被杂草茎、叶和根吸收,并在体内传导,通过阻碍乙酰乳酸合成酶,使缬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受抑制,阻止细胞分裂,使杂草死亡。施药后10-14田杂草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心叶逐渐褪绿坏死,叶片褪绿,一般在施药后30天整株枯死,未死植株生长受抑制,作用比较缓慢。
一般苯磺隆每亩纯药用量为 1.5-3克(折合每亩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30克),多不能超过3克,否则易产生药害。每亩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克,加水30公斤喷雾,一般不会对小麦造成药害。上述田块的小麦在施药后叶片上出现黄色枯斑,应该与喷施苯磺隆无关,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乙羧氟草醚为触杀性除草剂,能有效防除藜科、蓼科杂草和苋菜、苍耳、龙葵、马齿苋、鸭跖草、大蓟等多种阔叶杂草。被植物吸收后,生成对植物细胞有毒性的四吡咯,积聚而发生作用,作用速度快、活性高。该药在小麦田正常施用即有可能在麦叶上产生触杀药斑或引起麦苗黄化,施药量过大、施药后遇低温时对麦苗的药害更重,严重时可造成麦叶严重发黄甚至整株死亡。麦田施用乙羧氟草醚要求气温在10℃以上,否则容易产生药害。小麦受乙羧氟草醚药害,一般在施药后2-3天即表现药害症状。据尤文全反映,苯磺隆产品搭配的助剂很可能是乙羧氟草醚,因此上述田块的小麦很可能是受到了乙羧氟草醚药害,导致叶片出现黄色枯斑。
小麦受乙羧氟草醚药害,症状较轻时一般过一段时间后能自然恢复,不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补救;如果症状较重,可以喷施腐殖酸、复硝酚钠、芸薹素内酯等药、肥,促进麦苗恢复生长。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