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粒期是玉米植株从抽雄至成熟前,植株的茎叶停止生长,转向以籽粒发育膨大为主的生长阶段。那么,玉米花粒是怎么造成的呢?玉米花粒防治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玉米花粒是怎么造成的
出现玉米花粒的真正原因是开花授粉期不利的外界环境条件。虽然极端外界条件不会一直持续,若出现时恰逢某地块玉米开花授粉,则该地块的花粒现象就会严重。
抽雄授粉期是玉米一生中对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要求严格,反应敏感的时期。平均气温25~28℃、空气相对湿度65%~90%、土壤相对含水量80%左右,对玉米授粉较为适宜。当温度高于32℃、湿度低于50%时,开花迅速减少,且花粉在1.5个小时内丧失活性;当温度在32~35℃、空气湿度接近30%、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开花持续时期变短,雄穗花粉迅速干瘪而丧失生命力,雌穗吐丝延迟,导致雌雄花期不遇而造成花粒;当遇到持续高于38℃的高温天气时,玉米花粉死亡,花丝丧失受精能力,无法完成受精过程而出现花粒。当空气相对湿度>90%,花粉吸水膨胀破裂,这是散粉期间下雨导致花粒的原因。
另外,田间害虫咬断花丝,使雌穗受精受阻,也会导致花粒现象;田间肥力不足,营养供应不上,引起光合作用减弱,碳水化合物供给量下降,授粉后籽粒败育,也会造成花粒。...[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