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话题 >> 怎样防治小麦粘虫

怎样防治小麦粘虫

时间:2021-11-26阅读量:1852
导语 粘虫为远距离迁飞性、暴发性害虫。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华南、江南地区压缩小麦面积,虫源减少,江苏省仅在东部沿海、沿江的局部地区发生。但近年来,由于南方越冬虫源数量增大,春季江苏省麦田有加重发生的趋势。

怎样防治小麦粘虫

小麦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冬季在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越冬,春、夏、秋季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黄淮海、华北、东北等主要麦区迁移危害。

防治方法:百株幼虫10头或每平方米5头时需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加40%乐果乳油等量混合液1200~1500倍液喷雾。4.5%氯氰菊酯2000~3000倍液均匀喷雾;25%灭幼脲三号500~600倍均匀喷雾;25%敌马乳油50~80ml,兑水15~30kg均匀喷雾。...[查看详细]

小麦粘虫如何防治 危害特征 防治方法

小麦粘虫是小麦上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种虫害,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植株叶片,造成小麦减产。所以,一旦发现小麦粘虫,应及时防治。那么,小麦粘虫如何防治呢?一起来看看吧!

小麦粘虫危害特征

小麦粘虫鳞翅目夜蛾科,又名剃枝虫、五彩虫、行军虫、夜盗虫。是我国小麦等作物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具有杂(广)食性、群聚性、暴食性和迁移性为害特点,前几年在不同区域秋作物造成严重为害。发生严重时,常常在一夜之间把小麦叶吃光,造成缺苗断垄,甚至翻犁复种。

小麦粘虫防治方法

1、成虫诱杀技术:...[查看详细]

小麦粘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粘虫为远距离迁飞性、暴发性害虫。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华南、江南地区压缩小麦面积,虫源减少,江苏省仅在东部沿海、沿江的局部地区发生。但近年来,由于南方越冬虫源数量增大,春季江苏省麦田有加重发生的趋势。

一、小麦粘虫发生规律

越冬分界线为北纬33度,通常2~3月一代粘虫由华南地区向江南及沿江麦区迁移,迁入江南北部盛期为3月中下旬,一代成虫降落后,白天躲藏在作物和杂草丛中,傍晚飞出取食、交配、产卵危害。成虫昼伏夜出,多在小麦中下部枯黄叶尖、叶鞘内产卵;成虫对糖醋和黑光灯有较强趋性;幼虫多在夜晚活动,喜食禾本科作物和杂草,食量逐龄增加,5~6龄为暴食阶段,有受惊假死和潜入土中的习性,不耐高温和低湿,气温19~23℃,相对湿度50%~80%适宜,温暖高湿、禾本科植物丰富利于发生;干旱连阴雨天气不利其发生。迁入虫源基数直接影响发生程度,沿江、河、湖泊及低洼田发生重。

二、小麦粘虫田间诊断

以幼虫取食叶片危害,以夜间取食为主,低龄幼虫通常栖息在麦株的心叶及中下部茎叶丛中等隐蔽处啃食叶肉,3龄后向上部叶片和麦穗转移,沿叶缘蚕食咬成缺刻;1~2龄幼虫主要啃食叶肉,在叶部形成半透明的小斑点,食量小;3~4龄后从叶缘蚕食,咬成缺刻;5~6龄时大量蚕食叶体,仅留下粗叶脉,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成光秆,还可咬断麦穗,造成小麦严重减产。一块田麦株叶片被吃光后,会群集向外迁移到相邻田块危害。...[查看详细]

新一季小麦粘虫的发生特点

近几年,我省中南部夏玉米大多采取贴茬播种,极有利于黏虫在夏玉米田产卵孵化为害,加上小麦机械收割留茬高,田中残留的小麦秸秆量大,使得二代黏虫幼虫隐藏在麦秸秆下为害刚出土不久的夏玉米幼苗,发生严重年份能造成毁种。关于小麦粘虫的发生特点如下:

黏虫成虫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春季由南方向北逐渐迁移为害,秋季又由北迁飞回南方为害。我省中南部一年发生3~4代,成虫昼伏夜出,黄昏时觅食。成虫对 灯光、糖醋液有较强趋性。雌虫产卵趋向黄枯叶片,在玉米苗期卵产在叶片,成株期产在穗部苞叶或果穗花丝等处,形成纵卷条状卵块,每个卵块20~40 粒,多者达200~300粒。每头雌虫一生产卵1000~2000粒。黏虫喜好潮湿气候,相对湿度75%以上,温度23℃~30℃有利于成虫产卵和幼虫存 活。幼虫有6个龄期,1~2龄幼虫多隐藏在作物心叶,取食叶肉,只残留表皮。3龄后将叶片咬成不规则缺刻,密度大时能将叶片吃成仅留下叶脉。4龄后幼虫具 假死性并进入暴食阶段,大发生时有群集转移危害的习性。幼虫老熟后停止取食,爬入3~4厘米的土层中作土茧化蛹。

小麦粘虫由于其具有多食性、迁飞性、暴发性等特点,往往在局部地区突然暴发成灾。因此,小编提醒大家做好预防措施。...[查看详细]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