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简称广西玉米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是成立早的省级玉米研究所,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她座落在南宁市吴圩镇光明南路34号,西邻南宁吴圩机场且通达南友高速公路,南接桂海高速公路及北部湾经济区域,北靠南宁国家经济开发区,东壤大王滩名胜风景区;所内环境清幽、洁净,绿地成片,树木成荫,空气清新,地域宽阔,总占地面积98.87公顷,试验用地80.62公顷,建筑总面积2.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200万元;全所现有在职职工172人,其中:科技人员104人,具有在职高级职称的人员14人(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8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27人,在读硕士3人;设有玉米、豆类、薯类、植保、生化、栽培6个研究室和玉米、大豆2个国家试验站,收集保存玉米品种资源5000多份、大豆品种资源1000多份、甘薯品种资源300多份;拥有晒场、仓库、冷库、灌溉、考种、试验室等农业科研基础设施,是一个集区位、交通、地域、环境、实力等优势十分明显的农业科研场所。
广西玉米研究所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以人为本,立足科研,面向市场”的方针,主攻玉米、大豆和甘薯的育种、高产栽培技术和植物保护技术研究。建所45年来,共承担完成各类科研项目418项,年平均在研项目30多项,先后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1976年育成世界个花药组织培养玉米植株自交结实果穗、《玉米育种新材料“墨黄9号”及其利用》分别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西农业科学研制重奖。全所共育成玉米良种66个,大豆良种21个,甘薯良种13个,累计推广玉米良种种植面积552万公顷,大豆良种种植面积142万公顷,甘薯良种种植面积133.3万公顷,增产粮食44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44亿元;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和自治区农业科技奖励共45项次,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0多项;在各类期刊、学报发表论文300多篇,参加编著《玉米遗传育种学》、《西南生态区玉米育种》、《玉米品质区划与产业化布局》、《广西粮食生产史》等十多部专著;与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欧盟国家、东盟国家、美国、日本以及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院、科学院等国内外科研、教学机构建立了广泛和密切的科研合作,有效地提升了本所的科研实力;自主研制的玉米新品种桂单22号、桂单26号、桂三五号、隆玉2号、玉美头102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前三者成为广西首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作物品种。
广西玉米研究所在历炼中发展,在创新中造就辉煌。她是一个可以让您置身其中大显身手,探索科学奥秘,实现自己绿色梦想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