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资新闻 >> 冬季大棚蔬菜管理措施大汇总(14项一个也不能少!)

冬季大棚蔬菜管理措施大汇总(14项一个也不能少!)

编辑:小丹  发布时间:2016/12/21  浏览次数:1491  信息分类:肥料代理

冬季,气温逐渐降低,温室大棚蔬菜也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提前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和应对这些轻则降低蔬菜产量和品质重则造成大幅减产的难题。那么,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和原理又是什么呢?

1、为什么要尽量延长光照时间?

俗话讲,万物生长靠太阳。光照是作物光合作用的动力,没有光照,作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光合作用,作物就不能生长也就没有蔬菜、粮食和水果,乃至于肉、蛋、奶等等,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理论上,光照时间越长,光合作用效率越高,作物生产出的有机产物就越多,也就是产量和品质越高。北方的冬季,光照时间短,所以,要尽量延长大棚内光照时间。太阳一出来就赶紧揭开棉被或草苫,太阳落山后再盖上。当然,考虑到温度的问题,可以在时间上灵活掌控。

2、为什么阴雪天气还要揭开棉被?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也有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和二氧化碳。它和光合作用,是两个物质分解与合成两个不同方向的生理作用过程。光合作用必须有光照才能进行,而呼吸作用,则无论有没有光照都可以进行。也就是说,白天在光合作用的同时,实际上呼吸作用也在发生着。阴雪天气的白天,虽然没有直射阳光,但仍然有散射光,植物利用这些看似不强的光照,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以维持生长。如果不揭开棉被或草苫,棚室内就没有光照,就没有光合作用,而只有呼吸作用。

一方面,植物体内储存的营养就会随着呼吸作用而不断消耗减少,时间一长,植物的生长量和抗逆性大大下降,抵御病菌侵染的能力降低,更容易感染病害;另一方面植物自身有向光生长的习性,在没有光或光线很弱的时候就会向上生长,导致纤细徒长,不但容易倒伏也容易发生病害。因此,在阴天或降雪不大的天气,白天要尽可能的揭开棉被,并注意清理棚膜上覆盖的积雪。

3、为什么大棚蔬菜要变温管理?

众所周知,温度的高低和变化,时刻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生长和发育。植物也是如此。温度影响的是植物内体各种生理代谢的过程,比如呼吸分解、光合合成、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及输送、物质的转化和积累等等。反过来,这些生理代谢强度也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一天中,早晨、上午、中午、傍晚和深夜等,不同时段,因为光照、温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植物的生理代谢也不一样。

农业生产的目的就是更科学的利用好这些规律,让作物生产出更多的品质更好的农产品。棚室栽培蔬菜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变温管理,可以有目的的调节蔬菜的生长,以更好的实现我们的生产目的。上午,揭开棉被以后,随着光照和温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和效率也逐渐提高,到中午13:00左右达到高峰,下午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和温度又逐渐下降,傍晚,茎叶等绿色器官在白天生产的光合产物,向根和果实等其它器官转送的速度达到高峰,晚上这种物质转移逐渐放缓,到太阳出来之前,棚室内的温度降到,植物的生理代谢也降到。这就是植物自身的生理活动规律,我们在生产管理中应该更好的利用这些规律,通过覆盖棚膜、揭盖棉被和放风等,控制好不同时段的温度变化,以化实现我们的生产目的。

比如,结瓜期的黄瓜,早晨,揭开棉被以后,棚内温度在15~18℃左右,逐渐回升到30℃,通过放风口的控制,黄瓜植株上方悬挂的温度计读数在33℃即可,这样一直维持到中午13:00左右。如果上午温度回升慢且低,既不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棚内湿气也难以蒸发散失,导致湿度偏高,就容易发生灰霉病、黑星病、霜霉病等病害;如果温度回升过快且高,则容易造成日烧症状;下午,温度逐渐降到28℃、25℃、23℃,光合作用效率逐渐降低,茎叶内合成的光合产物开始向果实和根系等部位转送,到太阳落山后盖上棉被,棚内温度温度维持在18~20℃,此时,叶片内光合产物的转化与输送达到高峰。如果此时温度偏低,叶片内的光合产物难以转移出去,就会出现泡泡叶症状,如果温度偏高,叶片内的光合产物就会就地转化造成叶片加速生长,形成徒长。晚上,棚温继续降低,到日出之前,棚温要维持在10℃以上,15℃适宜。夜温偏高,呼吸作用加强,植株内营养消耗过大,苗子就羸弱;夜温长期偏低,则容易出现花打顶现象,也利于病菌的侵袭。

4、为什么提倡滴灌或膜下浇水?

浇水,是蔬菜管理中重要的一项措施。但是,什么时间浇水、浇大水还是小水、白天浇还是晚上浇等等具体细节,是有说法的。在温度和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土壤中的水分,始终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浇到土壤里的水,一部分会下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土壤表面的水以及植物吸收的水,则会蒸腾到空气中,进而增加空气湿度。晴暖的白天上午浇水,浇水结束以后,密闭风口,提高棚温,就会加速土壤水分的蒸发,再开启放风口,把棚室空气中的水分散失到棚外,晚上的空气湿度不会太大。如果在阴天,或下午浇水,棚室内的温度较低,土壤水分的蒸发慢,也不能放风排湿,导致空气湿度偏高,晚上凝聚到蔬菜叶片、茎秆或果实表面上的水滴就多,早晨,揭开棉被以后当看到叶片上或果实上晶莹剔透的水珠,会感觉到很美,但这种美会给蔬菜带来麻烦。很多栖息在土壤中或空气中的病原菌,更喜欢水,水是这些病菌喜欢的生存环境,有水病菌滋生更快,更容易通过伤口或直接侵入到植物器官中,导致病害的发生。比如黄瓜霜霉病、角斑病、灰霉病,番茄叶霉病、溃疡病、髓部坏死等病害的发生,都是在低温阴天,棚室内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严重发生。

这就需要在浇水的时候尽量避免水分的蒸发。具体措施有两个,一个是看天浇水,且不要在下午浇水。晴天的上午浇水,棚室内较高的气温会使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更快,再借助放风管理,可以及时把水分排出棚外,晚上的空气湿度也就不会很高。然而这又和当时浇的水量大小和温度水平有关,需要在这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把控。

第二项措施,浇小水并膜下浇水或滴灌。一次性浇大水,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就更多,尤其在棚室内气温不高的情况下,水分蒸腾慢需要的时间长,就难免导致晚上有较多的水滴凝聚在蔬菜器官上。因此,生产中,要求冬季给大棚蔬菜浇水时,要浇小水或滴灌,第二膜下浇水。这样不但限制了水分蒸发到空气中的比例,浇到薄膜下的水,也难以蒸发到空气中,也就可以更好地控制棚室空气的湿度,病害的发生几率会大大降低。

5、为什么要看苗浇水?

植物虽然离不开水,但是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有时多有时少,有一定规律性。在蔬菜管理过程中,应该围绕植物的这个规律采取措施,而不宜仅凭主观意愿随意浇水。一般的情况下,在有足够底墒的基础上,蔬菜的苗期和生长后期,需水量少,在结果期需水量大。

在生产中,需要三看综合评判是否给蔬菜浇水。即看天看地看苗。

先说看苗。这里所说的苗,是指蔬菜的植株,不是指某个特定的生育期。不论是黄瓜,还是番茄甚或是辣椒等蔬菜,水分供应偏多的时候,其生长速度就快,叶片、茎秆的色泽偏淡甚至偏黄,节间长且细,叶片大而薄,茎尖高于下面嫩叶。反之,缺水的时候,叶片浓绿但暗淡,茎节短且粗,茎尖低于嫩叶的高度,植株矮小。当然,具体表现还和水分供应水平、温度和营养等条件有关。比如,高温时缺水,黄瓜的叶片有焦边表现,即,叶片边缘干枯。进一步发展,中午的时候叶片萎蔫;氮素供应多的时候,多浇水,植株会有枝繁叶茂的外观,茎节粗长,开花少或落花重。土壤中水分长期过多,且温度偏低的时候,轻则根系发红或偏褐,重则无根或腐烂。如果土壤长期处于干旱状态,根系发育会从多根逐渐转向少根、无根。

因此,判断是否需要给蔬菜浇水的时候,一要看蔬菜的生长时期,苗期尽量少浇或不浇,但对于温室栽培的蔬菜,一般是大苗定植,定植以后很快就进入开花期,在水分管理上不宜强求控水蹲苗,应该灵活控制。大多数蔬菜在开花前对水分开始敏感,此时要格外注意,结果盛期需水量,到结果后期和果实转色的时候则需要控水;二要看蔬菜植株的具体表现,通过植株长势、叶色、茎节长短以及根系等评判。而这些判断也要和蔬菜种类及品种自身特点、营养供应水平、温度变化等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

6、为什么要看地浇水?

在现有的栽培模式下,作物都是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土壤,实际上是作物生长的水库。所以,在判断是否给植物浇水的时候,必须要看看土壤的水分状况。挖一块土壤仔细检查,你会发现,土壤是由很多大大小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大小不一的孔隙,在这些孔隙中有土壤水溶液和土壤空气。水分在土壤中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水多水少直接影响着蔬菜的生长状态。

生产中需要有一个具体的数字指标来衡量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即土壤田间持水量。在给土壤浇灌水的时候,土壤中的水分逐渐增加,当所有土壤孔隙中充满了水的时候,继续灌水,多余的水一部分会随着地球的吸引力向下沉降到地下水,或蓄积到深层,或流失到河流湖泊等水源;聚 集在地表的水,则陆续蒸腾到空气中。停止浇水以后,过多的水分逐渐向下或向上减少。待土壤中只有孔隙中充满水分时,此时的土壤含水量就叫土壤田间持水量。

对于沙壤土或壤土,此时,用手抓一把稍一用力就会有水挤出,此时的含水量相当于100%;再过一段时间,土壤孔隙中的水继续向下或向上减少,地表略显干燥,此时,抓一把土用力攥成土团,但无水挤出,伸开手掌,土团不散开,放在胸前,伸开手指,土团落地不散,此时的土壤含水量在85~95%之间;如果土团落地散开,土壤含水量则相当于60~80%之间;如果手抓土壤用力能成团,但伸开手指即散开,其含水量则低于50%;如果手抓土壤用力紧攥也不能成团,其含水量就更低了。处于苗期的蔬菜,土壤田间持水量在50%或略低一些即可;对于结果初期的蔬菜,则要求田间持水量在80%以上,黄瓜要高一些,番茄则略低,在结果盛期时土壤含水量应该再高一些,达到90%以上。

7、为什么新建大棚的时候,不能把表面耕层土壤挪用为后墙土?

相对于露地蔬菜,大棚蔬菜的经济效益更好一些。加上国家政策上的扶持,这几年全国各地每年都新增加不少的蔬菜大棚。但是,在大棚建设伊始就容易出现一个问题,承建大棚的工程队往往为了省工,直接就把原来表土耕层挖出来,作为后墙土使用。结果,大棚内的土壤全都成为没有生长过植物的生土。

耕层土壤是经过多年的植物生长和耕作管理形成的,性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其数量多,通水透气性好,更适合植物生长。而这些原本处于深层的生土,则恰恰相反,植物生长其中,想吃的东西不合口,水气的通透性差,施用到土壤内的肥料也因为微生物数量不多,很难及时转化成容易被根系吸收的形态。终导致蔬菜定植后,因为生存环境不良,难以长出新的根系,出现植株生长慢、叶片发黄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建设新的蔬菜大棚时,一定要监督施工队,把表层耕土先移到大棚旁边,待大棚建设完工以后,再行把这些熟土移回到大棚内。

8、为什么蔬菜要施用底肥?

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各种营养,包括氮磷钾钙镁硫锌铁硼等大中微量矿质营养,和人吃饭是一口一口的吃,一天吃三餐一样,蔬菜也是随着根系的生长陆续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苗期吸收的少,开花以后需要的多,接近成熟的时候又减少。土壤,实际上相当于植物所需营养的仓库。因此,要在旋耕地之前,先根据蔬菜需肥特点及土壤情况,撒施较大数量的肥料。这些肥料,土壤旋耕以后会处于较深层次的土壤中,所以叫底肥,因为它会供应蔬菜整个生长期对营养的需求和吸收,故又叫基肥。

施用底肥的另一大好处是,蔬菜根系生长有向肥伸长生长的习性,把肥料施用在深层土壤,则会“诱惑”蔬菜根系“努力”伸向深层土壤,进而形成更加强大的根系。地上部分会生长的更好更健壮。需要注意的是,旋耕地以后,做畦之前撒施或定植时穴施的肥料,主要供应蔬菜苗期对营养的吸收,不属于底肥,则叫种肥。一般的,底肥施用数量大,种肥用量较少。

9、为什么必须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众所周知,有机肥,也就是农家肥,是蔬菜生长必不可少的肥料之一。但是,农家肥的“身体”过于庞大,根系吸收营养的大门太小,植物的根系不能直接吸收农家肥。施进土壤中的农家肥,首先成为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的美味,被它们分享,终分解成大小不一各种各样的东西,有的就可以被根系直接吸收,有的会刺激根系或土壤中的微生物,使根系和微生物活动能力加强,根系生长更好更强壮,土壤中的养分转化更畅。然而,在这些分解出来的东西中,并不都是对蔬菜根系和土壤微生物有益。也有一部分却是有毒的。比如鸡粪和牛羊猪粪等发出来的臭味,不但人闻了以后感觉不舒服,根系也难以忍受。

时间长了,根系会停止生长、腐烂,从土壤中挥发出来的这些毒气,甚至会直接伤害蔬菜苗的茎叶,出现烧苗。随着未经腐熟农家肥年复一年的施用,大量有害物质逐年积累在土壤中,土壤性质不断恶化,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减少,有害生物却会逐渐增加,导致根腐病、枯萎病、黄萎病、线虫、根蛆等病害逐年加重,防不胜防。因此,农家肥,要提前发酵腐熟,在其发酵分解过程中,把有害的东西剔除掉,留下有益的东西,再施用到土壤中。

10、为什么好多农民不愿意提前腐熟农家肥?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施用经过充分腐熟农家肥的必要性,但是大多数菜农却不愿意先把农家肥发酵腐熟。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嫌自己发酵腐熟太费事,一个是有侥幸和凑合的心理。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直接购买商品型腐熟的有机肥,一个是找到比较省事的发酵腐熟的方法。而农民宁愿花钱买化肥,却不愿意买有机肥的原因则又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搞不清楚买什么样的有机肥,另一个是认为买商品型有机肥成本太高。

当前商品型有机肥真不少,但质量差别也很大,如何选购到合适的优质有机肥还真有学问。首先,尽量看品牌,度好的,质量会更好一些。比如龙灯的真地好、海大的海藻肥、安琪酵母的福邦、新禾丰康帝等。然后要看肥料的性质,是哪一类有机物,比如海藻素、鸡粪或有机质加生物菌等等,尤其是鸡粪,必须选择有品牌和正规包装的,很多商家知道鸡粪是受菜农青睐的有机肥,无赖商家就会在鸡粪上做手脚,导致鸡粪的质量差别很大。购买前,还可以闻一闻,如果有臭味说明发酵不好,如果有刺鼻性气味,可能是添加了一些化学药剂。这些都不能选用。用眼仔细瞅,用手抓一把,看看其水分含量、颗粒均匀度等。需要说明的是,真正工业化生产的优质有机肥,杂质含的少,养分集中。不一定要像施用鸡粪那样,一亩地需要五六方,要根据产品说明和使用时期,酌情施用即可,单位面积施用成本也就不高。

至于自己如何发酵更省事,首先要选择春秋季温暖少雨的季节进行,冬季太冷夏季多雨,都不太方便。然后,先把鸡粪晾晒几天,再按比例添加进粉碎的秸秆、生物菌和水,也可以添加过磷酸钙或尿素,或分层或混匀,堆在一起,用土泥覆盖,不用塑料薄膜,因为塑料薄膜既不利于透气也很容易导致堆内温度过高。待这些农家肥臭味消失质地变干疏松以后,意味着腐熟成功。这里省事的关键是添加生物发酵菌,相当于我们日常做馒头发面加酵母粉一样的道理,农家肥发酵速度和效果会更快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晒干的鸡粪并不等于已经发酵腐熟)。如果当地对农家肥的需求量很大,建一个发酵处理中心,用更先进的设施集中处理,商业化运营,既方便了农民使用,也是一个赚钱的商机。

11、为什么大棚蔬菜要增施生物菌肥?

大棚蔬菜是一种高频率重复种植的栽培模式,一方面大量肥料的施用,其利用率并不高,蔬菜并不能完全吸收利用掉,土壤中积累了很多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给土壤性质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每一种蔬菜都有其养分吸收谱,就像我们每一个人吃饭的偏好各有不同一样,叶菜喜欢氮和钾,果菜喜欢钾和钙,生长中蔬菜自身需求量大的营养被根系吸收掉,需求量小的则会逐渐积累在土壤中,使土壤中的养分平衡被打乱。时间久了,就会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实际上,土壤中有各种各样的放线菌、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存在,这些微生物有的有益于蔬菜,有的有害于蔬菜。

大多数对蔬菜有害的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生存能力更强,故又叫土壤习居菌。也就是说,土壤性质的恶化,不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生存,却对有害微生物、线虫等没有任何影响。这也是重茬种植会导致蔬菜病害严重发生且难以防治的主要原因。因此,生产中,除了尽量合理施肥,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以及科学安排茬口等措施以外,补充施用生物菌肥,可以加速土壤中肥料的转化,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也就会缓解因为大量肥料和重复种植给土壤带来的压力。同时,增加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意味着在有限的土壤空间内又压制了有害生物的生存,也就减少了根部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12、为什么提倡夏季闷棚土壤处理?

前面说到,土壤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大世界。这个生态世界的角色及其比例以及是否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和营养的吸收等,几乎都和日常的蔬菜耕种及土壤管理行为有直接关系。大棚中的土壤因为高频率的耕种管理,这种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

大多数农民为了蔬菜的高产出,往往投入比露地种植高的多的肥料和药剂,就像是在一口煮菜的大锅里持续不断的添加肉、蛋、奶、酱油、味精等等各种原料,不管是否已经煮熟,一碗一碗的送给一个高强度工作的人,但很多时候,既不关心他的口味,也不说他能否短时间内吃得下这些高营养甚至难消化的东西。时间久了,锅里的积累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越来越多,甚至还有病菌和蛆虫,这些东西的口味越来越重,干活的人也就越来越难以下咽这些所谓的营养,甚至被病菌感染被蛆虫骚扰。

所以,这种盲目的、过量的营养补充往往不能使蔬菜完全有效吸收,致使土壤中逐渐积累下各种各样的肥料残余物,这些残余的肥料实际上就是各种盐类化合物。土壤中的盐分浓度增加意味着土壤盐渍化的加重、酸化越来越严重。这就一方面导致蔬菜根系越来越难以从土壤中汲取到适宜的营养,同时也不利于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生存与活动。随着大棚蔬菜耕种历史的延续,这种恶性循环式的管理,使土壤性质变得越来越恶劣。土传性病害和虫害也就越来越严重。比如根腐病、枯萎病,尤其是线虫病。线虫属于土壤习居性生物,土壤就是线虫生存活动的大本营。为害植物的根结线虫对土壤酸碱性适应能力更强(PH5~8)。

因此,越是种植历史长的蔬菜大棚,各种根结线虫病越严重。很多人希望通过撒施杀线虫的颗粒剂、灌根或大剂量的冲施杀线虫剂,以线虫的为害。从阿维菌素、毒死蜱到噻唑膦,甚至高毒农药。但效果往往并不太理想。因为,一方面因为土壤性质的复杂性这些药剂很难全部直达线虫活动的土层内,另一方面线虫的繁殖率很高,即便是有一部分线虫被药剂杀死,只要土壤环境有利于线虫的生存和繁殖,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有更多的线虫产生。同时,因为线虫的虫体结构简单,对逆境的适应性很强,长期大剂量施用某一类药剂,也很容易导致线虫的抗药性迅速增加。但是,线虫对高温很敏感,55℃时几秒内就可以杀死根结线虫。因此,除了合理施肥和科学用药等措施,在夏季高温季节蔬菜换茬定植之前,土壤中施入石灰氮、秸秆和农家肥、盖膜浇水、密闭大棚,使30公分土壤45℃、10公分土壤50℃和地表60℃以上的高温,以及石灰氮产生的氰胺和双氰胺有毒气体,双重作用消灭耕种土层中的线虫、微生物以及地下害虫等,也同时给土壤补充一部分营养。因此,夏季高温闷棚,是一项综合效果很强的土壤管理措施。

13、为什么高温闷棚在夏季少雨高温季节进行?

高温闷棚的目的就是通过给土壤制造一个高温度环境来杀死生存其中的线虫和其它生物。夏季气温高土壤温度也高,再加上晴暖少雨的天气,光照时间长强度高,太阳光经过棚膜和地膜的吸收与转化,土壤温度增加的幅度和深度更高,终达到地表60~65℃、10公分土层达到50℃、30公分土层达到45℃。研究发现,根结线虫在55℃时几秒内就会被杀死。在44℃时,南方根结线虫只需要8.3分钟就可以导致一半以上的线虫死亡。所以,高温闷棚首先要土壤耕层有45℃以上的温度,这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更容易实现。

14、为什么高温闷棚需要石灰氮(氰氨化钙)、植物秸秆和农家肥?

氰氨化钙也叫石灰氮(CaCN2),以石灰和焦炭为原料制得,纯品白色,工业品往往含有碳,故呈灰色,易吸潮,有明显的氨味。氰氨化钙在有水的条件下分解为尿素、氰胺和双氰胺,所以具有氮素肥效也有杀虫杀菌作用。同时,氰氨化钙的分解过程中还产生氧化钙,氧化钙遇水放热,促使秸秆腐烂,产生更多的热量,农家肥在土壤中迅速发酵分解也放出热量。氧化钙遇水放出的热量+秸秆和有机肥发酵腐烂放出的热量+棚膜和地膜吸收转化的太阳光热量,使土壤耕层的温度大幅提升。氰氨化钙在提供热量的同时也给土壤提供了氮素营养、抑制土壤中硝化细菌的活动减少土壤中硝酸盐的积累;秸秆和农家肥无疑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更利于土壤性质的改善。

以上是大棚蔬菜管理的14项,需要提前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和应对这些轻则降低蔬菜产量和品质重则造成大幅减产的难题,希望以上信息能给大家针对大棚蔬菜的管理带来方便!

火爆农资招商网官方微信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册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火爆农资招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