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资新闻 >> 玉米叶片变红、变黄、变褐是怎么回事,会不会造成减产

玉米叶片变红、变黄、变褐是怎么回事,会不会造成减产

编辑:刘帅  发布时间:2017/6/13  浏览次数:24002  信息分类:化肥招商

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玉米会出现玉米苗叶片发生变化的情况,这是因为大部分是土壤中缺少玉米生长所必须的元素造成的,近日不少玉米种植户咨询,地里的玉米叶片变红、变黄、变褐是怎么回事,会不会造成减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一、玉米红叶的类型及防治措施

玉米红叶主要发生在玉米的苗期和抽雄灌浆期,在3-4叶时出现紫红色植株有的到7-8片叶仍不褪色。长时间玉米红米会严重影响玉米产量,植株矮小,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根系活力下降。玉米红叶一般有病毒性、低温冷害型、缺素型、药害虫害型及遗传性红叶等几种类型。

1、病毒性玉米红叶。为侵染性病害,由病毒引起,通过蚜虫传播。严重时整叶变红干枯,发病早的植株矮小,茎秆细弱。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杂草,减少侵染玉米的毒源和介体蚜虫。

玉米植株叶片发红在田间极为常见,主要发生在玉米的苗期和抽雄至灌浆期。

2、低温冷害型。在早春因“倒春寒”产生冷害,低温会造成玉米苗全株发红。此种情况,随着温度的升高,红苗现象会逐渐缓解,后期消失。适时播种,避开低温冷害期。低洼冷凉的玉米田,可采用地膜覆盖能有效防治红叶的发生。

3、缺素型玉米红叶。土壤中缺磷,满足不了玉米苗期的生长需要,根系生长发育受阻,幼苗生长缓慢。由于幼苗体内磷的含量逐渐降低,叶绿素合成受阻,故叶片由暗绿变红或紫色。增施农家肥或磷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可有效缓解红叶的发生。

叶片失绿变红,减少了叶片的光合面积,降低了光合速率,如果叶片进一步干枯,就会缩短叶片的光合时间,从而影 响玉米的光合能力,终影响玉米产量。

4、药害虫害型红叶。药害、虫害等引起玉米苗体内糖代谢受阻、产生大量的花青素苷,形成紫红色苗。防治措施一般有:田间杂草,深翻平整,消灭越冬虫源,严控玉米螟危害的发生。

5、遗传性玉米红叶。有些玉米品种灌浆期,穗上部叶片大量合成糖分因代谢失调不能迅速转化则变成花青素,绿叶变红。防治方法是淘汰发病品种。

此外土壤过于粘重,播种过深或浅,以及施肥不当引起“烧苗”,等都会导致“红苗”。

二、玉米叶子发黄的原因

1、缺素症。玉米为锌敏感作物,缺锌会出现白花苗,看似玉米苗黄。一般锌肥以基肥为好;若生长期发现缺锌,会出现长不高国,叶片小的症状。

2、播种太深。播种过浅不易出苗,过深会出现苗弱、苗黄,播深应控制在3-5厘米;播种的同时,施入一定量种肥,可促苗期生长,如播种时每亩施入3千克的磷酸二铵,可有效防治玉米苗期发黄。

除草剂使用不当,随意加大除草剂用量;盲目与其它农药混用;用药浓度过高;喷雾器互用;假冒伪劣除草剂对后作的影响,都会造成玉为苗黄。

3、间苗、定苗不及时。玉米出苗后,应在玉米3-4片叶时进行间苗、6-7片叶时定苗,避免幼稚苗拥挤,互相争肥、争水、争光,形成弱苗、病苗、黄苗。

4、浇水不足。玉米播种前或播种后浇水不足,种子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进而影响正常发芽出苗,出土时间过长造成弱苗、苗期发黄。

5、病害。如果苗期遇到长期低温阴雨天气,会造成玉米苗枯病的发生和流行。苗枯病多在二三叶期开始发病,病苗叶片发黄干枯,边缘焦枯,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发黄干枯;根毛较少,根系变褐发育不良,造成黄苗弱苗。

6、除草剂危害。除草剂使用不当,随意加大除草剂用量;盲目与其它农药混用;用药浓度过高;喷雾器互用;假冒伪劣除草剂对后作的影响,都会造成玉为苗黄。

7、虫害。玉米苗期虫害主要有棉铃虫、金针虫、蚜虫、粘虫、蓟马、瑞典杆蝇、地老虎、耕葵粉蚧以若虫和雌成虫集中在玉米幼苗近地表茎基部、根部和叶鞘内,吸收汁液,致使受害玉米叶鞘首先发黄干枯。

三、玉米叶稍为什么会变成黄褐色

玉米叶稍变成黄褐色,有可能是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中片,严重时也为害中鞘和苞叶,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大型不规则形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经外,还不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黄色或淡褐色褪绿圈,不产生孢子或极少产生孢子。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中片,严重时也为害中鞘和苞叶,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大型不规则形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

防治方法:应采取选用抗、耐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重点施药保护待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耐)病品种兼抗大、小斑病的玉米杂交种。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季深翻土壤,深埋病残株、消来菌源;作燃料用的玉米秸杆,开春后及早处理完,并可兼治玉米螟;病残体作堆肥要充分腐熟,秸秆肥不在玉米地施用。

3、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夏玉米早播可明显减轻发病,适当增施磷肥,注意氮、磷钾肥合便搭配,重施喇叭口肥,实行玉米大豆间作,或与小麦、花生、甘薯等间作套种,宽、窄行种植;合理灌溉,低洼地注意田间排水。

4、喷药防治由于玉米植株高、密植等客观条件限制,可重点对制种田、间作田各高产试验田等进行药剂防治。一般于病情扩展前防治,即可在玉米抽雄前后,当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左右时,开始喷药。防效较好的药剂各类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或90%代森锰锌,均加水500倍,或40%克瘟散乳油800倍喷雾。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1次,共防治2-3次。

玉米苗期叶片变化与什么有关

1、黄叶苗

起初叶色淡绿,逐渐变黄,严重时全叶枯死,易造成空秆或秃尖。

玉米黄叶苗发生原因:种子不饱满,秧苗不壮;播种过深,出苗弱;密度过大,影响生育;土壤缺肥。

防治措施:一是播前精选良种,确保种子净度、纯度均在98%以上;二是采用种子包衣处理;三是在玉米3-4叶时去掉多余的小苗、弱苗、病苗及田间杂草;四是定苗后,适量补施氮肥。

2、白化苗

一般从4叶期开始,新叶基部的叶色变浅呈黄白色、5-6叶期,心叶下1-3叶出现淡黄色和淡绿色相间的条纹,但叶脉仍为绿色,基部出现紫色条纹,经10-15天,紫色逐渐变成黄白色,叶肉变瘦,呈现白苗状;玉米植株矮小,节间短,叶枕重叠,心叶生长迟缓,看上去平顶,严重者白色叶片逐渐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玉米白化苗发生原因:土壤中缺锌。

防治措施:一是用锌肥作底肥,每亩用硫酸锌1.5-2公斤与其他底肥混合均匀,在玉米播种时施入,种肥必须隔离,以免造成烧种烧苗。二是锌肥拌种,1公斤硫酸锌拌25公斤玉米种子,方法是用2-3公斤温水,溶解1公斤锌肥,待全部溶解后,将锌肥溶液均匀喷到玉米种子上,使种子表面都沾上锌肥,阴干后播种。三是叶面喷施锌肥,对出现缺锌的苗,每亩用0.2-0.3公斤的硫酸锌加水100公斤进行喷雾,每隔7天喷1次,一般喷2-3次即可使苗恢复正常。

3、紫红苗

玉米苗叶片、叶鞘由绿变红,呈紫色,一般在3叶期出现症状,在4-5叶时表现明显,根系不发达,茎细小,生长缓慢,叶片由绿变紫,严重时叶片枯死。

玉米紫红苗发生原因:土壤缺磷,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叶绿素合成受阻,致使叶片由绿变紫。玉米出苗后,如遇到低温,也常常会使玉米叶片变红或变紫,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红苗现象会逐渐缓解,后期消失。此外,田间低洼积水,地下害虫危害,土壤过于黏重透气性差,播种过深或过浅,以及施肥不当引起的烧苗,药剂处理不当引起幼苗中毒等都会导致红苗。

防治措施:增施磷肥和腐熟发酵的有机肥作底肥,一旦出现紫苗,可以用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2-3次,另外要防止田间长时间积水。

4、黄绿苗

玉米苗叶片细窄,株形矮小,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严重时叶片呈深褐色,焦枯死亡。症状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部叶片转移,影响产量较大,易发生倒伏。

玉米黄绿苗发生原因:土壤缺钾。

防治措施:底肥增施钾肥,没有用钾肥的可在苗期施用草木灰,缺钾严重的,在3叶期用磷酸二氢钾或草木灰浸出液叶面喷施,效果立竿见影,增产明显。

5、僵叶苗

主要发生在幼苗3叶期之前,表现苗细小、叶片淡绿、黑根增多、软绵萎缩。移栽后,除新叶呈绿色,外叶发黄发僵,抗逆性差,易出现死叶、死苗。

玉米僵叶苗发生原因:土壤板结;化肥施用过大,引起烧根伤芽而出现僵苗;播后土壤湿度过低等。

防治措施:合理施肥,增施农家肥,少用尿素作底肥,及时补充水分。土壤保持适宜湿度,已出现僵苗要加强肥水管理,促其尽快恢复生长。

玉米想高产,苗期管理是关键。以上内容详细介绍了造成玉米叶片变红、变黄、变褐原因,会不会造成减产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关注公众号huobao3456tv了解更多玉米种植技术!

火爆农资招商网官方微信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加入收藏】 文章标签:玉米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册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火爆农资招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