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资新闻 >> 小麦苗黄的因素很多,但千万要警惕这种病!目前无药可救!

小麦苗黄的因素很多,但千万要警惕这种病!目前无药可救!

编辑:小贺  发布时间:2017/11/18  浏览次数:2404  信息分类:农药招商

很多农友都会遇见小麦苗黄现象,引起小麦苗黄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小麦黄花叶病是近几年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一种重要病害,它是小麦土传花叶病的一种。小麦黄花叶病如此严重,如何防治呢?下面农资小编为大家详细总结了小麦黄花叶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控措施,供大家参考。

小麦黄花叶病症状

小麦感染小麦黄花叶病后,冬前不表现症状,春季返青后才出现症状,受害植株新叶上产生褪绿条斑,以后褪绿条纹增加并扩散,病斑联合成长短不等、宽窄不一的不规则条斑,老病叶逐渐发黄,植株矮化严重。发病较轻的麦田植株发黄,似缺肥状,严重者心叶皱缩、扭曲、黄化、叶尖干枯,展开叶黄化、干枯,面积大,进而分蘖枯死。发病的田块成穗少,穗小,千粒重明显下降,病田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达30%。

新发病的田块,有发病中心,为椭圆形,蔓延快,经2~3年后,全田便可发病。在相邻田块不同农户的责任田之间,可以越过地墒沟侵染相邻麦田,但扩展缓慢。

小麦黄花叶病病原和发病规律

1、病原小麦黄花叶病由小麦黄花叶病毒引发,病毒粒体为线状。

2、发生规律小麦黄花叶病毒的自然传播介体为禾谷多黏菌。另据报道,病株汁液摩擦也可传病,但是对发病影响不大。禾谷多黏菌是禾谷类植物根部表皮细胞内的一种寄生菌,病毒在其休眠孢子囊内越夏,秋播后随孢子囊萌发传至游动孢子,当游动孢子侵入小麦根部表皮细胞时,病毒即进入小麦体内。多黏菌在小麦根部细胞内可发育成变形体并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土壤中的休眠孢子囊可随耕作等方式扩大为害范围。

生产实践证明:播种偏早,小麦播种出苗后到越冬期间雨日多、日照少,重茬连作等条件可导致病害大发生;春季阴雨多,低温时间长,可延长发病时间。小麦拔节后,随着气温的升高,感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不再显示病害症状。

播种量对病害发生有一定影响。秋季阴雨多,日照少,在适播期播种的小麦,播种量超过11.5千克/667平方米后,播种量越大,发病越重;在降雨正常或较少、日照充足的年份播种量对病害的发生影响较小。

小麦玉米禾本科作物间轮作与小麦和芝麻、花生、大豆等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地块,病害发生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

小麦黄花叶病防治措施

在小麦黄花叶病的防治中,针对种植和耕作习惯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

配方施肥,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每667平方米底施腐熟不含病原菌的优质农家肥3方,氮肥(N)11~13千克,磷肥(P2O5)7.5~9千克,钾肥(K2O)7.5~9千克。

选用较为抗病、耐病的品种。

药剂拌种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病害,确保小麦壮苗越冬,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可有效降低小麦黄花叶病的发生。

推迟播期发病田块,适当推迟播期,是控制病害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在10月15日后播种的小麦,播种越晚控制病害的效果越好。

做好返青期管理当前对已发病的小麦,无有效的,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杜绝群众在返青期盲目用药的习惯;动员群众对感病的地块及早追施尿素8~10千克/667平方米,田间缺墒时,配合追肥进行浇水。

病残体麦收后应尽可能病残体,避免通过病残体和耕作措施传播蔓延。

以上就是农资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小麦黄花叶病症状、病原和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想了解更多农业技术,可以关注:微信号:huobao3456tv!

火爆农资招商网官方微信
火爆聚势新媒体,六重豪礼助落地!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加入收藏】 文章标签:小麦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册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火爆农资招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