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地的小麦差不多都该出苗了。在这里提醒各位一声,当小麦出苗苗黄的时候,千万不要不当一回事。
因为,假如小麦苗黄是因为小麦黄花叶病,那么问题可就大了。
那么小麦黄花叶病到底是什么?发病的原因和症状是怎样的,又该怎么防治呢?
小麦黄花叶病是小麦土传花叶病的一种,近几年来成为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一种重要病害。因此,农户们必须加强对该病的预防措施。
小麦黄花叶病,又称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是豫南麦区开春病,近几年发生面积不断扩大。感染小麦黄花叶病的麦田,生育期推迟,成熟晚,影响亩穗数和穗粒数的形成,小麦减产10-50%。
小麦黄花叶病是由禾谷多黏菌传播的小麦黄花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病害。
一、发病麦田表现3大症状:
一是小麦叶片黄花或黄绿相间,严重发病麦田,心叶黄花,病田呈“金黄色”;二是叶片卷曲,呈“窿阔状”;三是麦株低矮,小麦起身以后病株与健株、发病田与正常麦田在高度上有明显差别。
二、发病时期
冬麦播种后,禾谷多粘菌产生游动孢子,侵染麦苗根部,在根细胞内发育成原质团,病毒随之侵入根部进行增殖,并向上扩展。小麦越冬期病毒呈休眠状态,翌春表现症状。小麦收获后随禾谷多粘菌休眠孢子越夏。
三、小麦黄花叶病病原和发病规律
1、病原小麦黄花叶病由小麦黄花叶病毒引发,病毒粒体为线状。
2、发生规律小麦黄花叶病毒的自然传播介体为禾谷多黏菌。另据报道,病株汁液摩擦也可传病,但是对发病影响不大。
禾谷多黏菌是禾谷类植物根部表皮细胞内的一种寄生菌,病毒在其休眠孢子囊内越夏,秋播后随孢子囊萌发传至游动孢子,当游动孢子侵入小麦根部表皮细胞时,病毒即进入小麦体内。
多黏菌在小麦根部细胞内可发育成变形体并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土壤中的休眠孢子囊可随耕作等方式扩大为害范围。
生产实践证明:播种偏早,小麦播种出苗后到越冬期间雨日多、日照少,重茬连作等条件可导致病害大发生;春季阴雨多,低温时间长,可延长发病时间。小麦拔节后,随着气温的升高,感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不再显示病害症状。
播种量对病害发生有一定影响。秋季阴雨多,日照少,在适播期播种的小麦,播种量超过11.5千克/亩后,播种量越大,发病越重;在降雨正常或较少、日照充足的年份播种量对病害的发生影响较小。
小麦玉米禾本科作物间轮作与小麦和芝麻、花生、大豆等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地块,病害发生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
四、应对措施
1、轮作倒茬轮作倒茬是防治土壤传播病害的关键措施。通过与非寄主作物油菜、马铃薯等蔬菜轮作,能够改变禾谷多黏菌的生活条件,达到减少病原菌、减轻病害的目的。
2、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防治小麦黄花叶病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选用抗病品种。
3、加强田间管理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可以增加农田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抑制病菌的滋长;及时田内及周围杂草;适时迟播,避开禾谷多黏菌的适侵染时期;避免通过带病残体、病土、农事机具等途径传播;禾谷多黏菌侵染小麦根系需要有一定的水分,整治好内外沟系,降低田间湿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害发生;翌春早划锄,早追施肥料,增强植株个体的抗耐病能力。
4、做好返青期管理当前对已发病的小麦,无有效的,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杜绝群众在返青期盲目用药的习惯;动员群众对感病的地块及早追施尿素8~10千克/亩,田间缺墒时,配合追肥进行浇水。
温馨提示:
小麦苗发黄的时候,
一定要搞清楚原因,不要大意!
小麦田发现黄花叶病,要极早防治。
掌握黄花叶病的规律,
才能更好的防治黄花叶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