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资新闻 >> 今冬小麦纹枯病又“厉害了”?小麦纹枯病怎么治?种植户该如何提前预防?

今冬小麦纹枯病又“厉害了”?小麦纹枯病怎么治?种植户该如何提前预防?

编辑:小雨  发布时间:2018/12/6  浏览次数:1387  信息分类:农资网

秋冬季节是冬小麦多种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冬小麦主要防控对象有小麦黑穗病、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地下害虫、土蝗、灰飞虱、蚜虫等。

其中,今年受冷空气严重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小麦抵抗力下降,有极大风险被纹枯病大面积侵害!纹枯病使小麦常是病害,该病从年前小麦苗期时开始,一直到收获前都有可能发病。

小麦纹枯病一旦得病后,发病比较快,很短时间内,即可大面积传播感染,如果不及时防治,对于小麦的产量影响较大,据一些农户反应,轻则减产10%-30%,重则能直接绝收。

一、小麦纹枯病危害症状:

(1)烂芽:芽鞘受侵染变褐,继而烂芽枯死,不能出苗。

(2)病苗死苗:主要发生在小麦3-4叶期,在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病斑,严重时因抽不出新叶而造成死苗。

(3)花秆烂茎:返青拔节后,病斑早出现在下部叶鞘上,产生中部灰白、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相连形成云纹状的花秆。

①条件适宜时,病斑向上扩展,并向内扩展到小麦的茎秆,在茎秆上出现近椭圆形的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两端稍尖的“眼斑”。

②田间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由菌丝纠缠形成的黄褐色的菌核。菌核近似油菜籽状,极易落地。

③注意:小麦茎秆上的云纹状病斑及菌核是纹枯病诊断识别的典型症状。

(4)倒伏:茎部腐烂,后期易倒。

二、小麦纹枯病发病规律

小麦纹枯病的危害规律一般包括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越冬静止期、病情回升期(横向扩展期)、发病高峰期(严重度增长期)和病情稳定期(枯白穗发生期)。

1、冬前发病期

该时期土壤中越夏后的病菌侵染麦苗,在三叶期前后始见病斑,整个冬前分蘖期内病株率一般在10%以下,侵染以接触土壤的叶鞘为主,病症发生在土面附近或略高于土面。

2、越冬静止期

该时期麦苗进入越冬阶段,病情停止发展,冬前病株可以带菌越冬,并成为春季早期发病的重要侵染来源。

3、病情回升期

该时期以发病株的增长为主要特点,一般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随气温上升,病菌侵染在麦株间扩展,病株率明显增加,病株激增期在分蘖末期至拔节期。

4、发病高峰期

一般发生在4月上中旬至5月上中旬,随着植株基部节间的伸长与病菌的蔓延发展,由表及里侵染茎秆,严重度增加。高峰期在拔节后期至孕穗期。

三、重点强调小麦纹枯病的防治要点:

一早预防:以后再种小麦一定要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预防纹枯病的有效方法,可推迟和减轻病害的发生。

二早打药。返青后早施药。趁露水未干打药,可使药液借助露水一起流到茎基部,确保防治效果。

三是尽量不用弥雾机,适当加大用水量,这是提高防效的关键。

四、苗期主其他害虫防控措施

(一)土蝗、蟋蟀的防治。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60毫升,或2.5%联苯菊酯乳油80—100毫升,加有机硅助剂10毫升,兑水30千克,于成虫期均匀喷雾。

(二)灰飞虱的防治。对偏重发生的地块,选用菊酯类农药混合烯啶虫胺、或吡虫啉等加适量有机硅助剂,在田边和地头喷5—10亩宽的药带,防止灰飞虱等害虫迁入传播病毒病。

(三)小地老虎的防治。出苗后,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6—8千克撒施与麦苗根际附近。

(四)防治蚜虫。防治冬前苗期蚜虫,采用吡虫啉拌种或包衣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蚜虫发生程度,推迟蚜虫发生期,是防治关口前移,农药零增长的科学举措。可选用70%吡虫啉可分散粒剂50—70克兑水500毫升,拌麦种20—25千克,搅拌均匀,吸收晾干后播种。

提醒大家:

小麦纹枯病,尽量以预防为主!为了避免不必要得损失,拌种时就提前预防,因为,纹枯病真的不好治!

火爆农资招商网官方微信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册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火爆农资招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