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个论“颜值”的社会,俗话说“颜值即正义”,这话说的不仅是人,对柑桔而言也是如此。近年来,随着柑桔市场不断壮大,柑桔种类不断增多,消费者对柑桔“颜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具有“商品性”的柑橘,先不管口味如何,起码外观一定要“好看”。十一月柑橘中熟品种进入采收期,晚熟品种也进入转色期。在收获的季节,黑星病开始进入发生高峰,不好防治,且对果实外观品质影响巨大。
黑星病及黑星病的为害症状
柑桔黑星病又称黑斑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果实,特别是近成熟期的果实,以密闭果园发病为害严重。
叶片为害症状
常发生在老叶上,通常呈圆形,中央稍四陷,褐色至灰白色,常常有黑色的分生孢子器着生,病斑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易与红蜘蛛为害混淆。
果实为害症状
黑斑病菌主要侵染幼果,幼果期不显症状,若幼果发病严重会引起果实脱落。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在表皮开始出现病害症状,但不会引起果肉腐烂。
果实染病分为黑星型、黑斑型和毒性型三种。
1、黑星型
黑星型病斑红褐色,圆形,后期病斑变红褐色至黑褐色,边缘隆起,中部凹陷并呈灰褐色至灰色,其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严重的病果早落。贮藏期继续扩展,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引起腐烂。
2、黑斑型
黑斑型病斑大,淡黄色或橙黄色,后渐变成暗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散生小黑粒点,即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连片覆盖大部分果面。贮藏期,果肉变黑,腐烂。
3、毒性型
在条件适宜时,多个斑点联合形成扩散状的大病斑,病斑深入果皮内,褐色至黑色,革质,边界不清,条件适宜时可很快蔓延至整个果实,引起腐烂。
几种类型病斑有时可混合发生,黑斑和黑星型在条件适宜时均可发展成为毒性型。
黑星病防御为主,防治工作要做好
1、加强橘园清园工作,清病源对减轻来年病虫危害。农户可以将已经感染的树枝,僵果、残存的套袋等杂物和地面落果、落叶,进行定点的采收,之后将它们远离果园,进行集中的焚烧,并且对土地进行适当的药剂喷洒,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2、合理施肥增强树势,黑点病病菌与砂皮病病菌相似,都属于弱寄生菌,在树势弱时极易感病,所以提升树势,可有效的增强其抗病能力。
3、树冠郁密,低洼积水地,通风透光差的橘园发病重。整枝修剪差,被高山遮光或防风林树木过高的阴湿园,需加强园内管理。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修剪时去除过密村枝叶。
4、落花后15天次喷药,以后每隔15天左右喷药1次,连续3次;6~7月再巩固一次。药剂可选择:代森锰锌、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腈菌唑等。注意以内吸性杀菌剂和保护性杀菌剂组合使用。
贮藏运输要注意,如果在发病区。注意采收及储运期轻拿、轻放、轻运,尽量减少人为伤口,贮藏期黑星病果实易变黑腐烂,注意控温,可结合防柑桔青、绿霉等储藏病害一起进行防治。
来源:整合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