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资新闻 >> 生姜根腐病怎么办 生姜根腐病是什么症状 用什么药好

生姜根腐病怎么办 生姜根腐病是什么症状 用什么药好

编辑:小贺  发布时间:2020/12/8  浏览次数:5236  信息分类:农资招商

根腐病是生姜种植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生姜的地下根茎,会发生根茎腐烂的症状,对生姜的产量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降低农户们的种植效益。那么,生姜根腐病用什么药好?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生姜根腐病是什么症状

生姜根腐病先浸染了地面的根茎,然后受害的地方就会出现暗绿色的水渍状态,慢慢的向下延伸,导致了刚萌发的芽和地下的茎变成了黄褐色或者淡褐色,出现腐烂和软化的现象。地上的茎直接枯黄或者枯死。如果是长出了新姜的话,很快就会扩散到整个姜块,呈现白色的霉层,导致不能够上市售卖了,对于种植户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威胁。

生姜根腐病发生原因

1、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丛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3、种姜带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

4、植株根部或茎基部受线虫或粪蛆危害,病菌从伤口侵入易发病。

生姜根腐病防治方法

1.种姜浸泡

种姜种植前要挑选储藏期间没发病、无病虫的姜,在药剂中浸泡10分钟到20分钟,之后再下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克加水100公斤可以浸泡100斤种姜然后阴干后再种。

2.选地施肥

选择深层但是较为干燥、向阳、透气保肥的沙壤土来种植。施肥一定要充足,避免因为缺肥而植株生长势弱而感病。然后施用农家肥要完全的腐熟之后再施,避免带菌危害。

生姜根腐病用什么药好

根腐线虫净-兴利达

一次性解决根结线虫、根腐、立枯病等细菌性病害

生姜根腐病怎么办 生姜根腐病是什么症状 用什么药好

八大功效

1、防治线虫:有妙招

2、增产提质:有

3、重茬病菌:能抑制

4、土壤病害:能预防

5、抗病抗寒:有底气

6、根腐烂根:用它防

7、恶苗立枯:防效好

8、地下害虫:一扫光

本品当中添加的助剂,它是有机质化合物,无氯、,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对人畜,使用得当杀线率可达98%以上,而且维持时间长达100天以上,虫、卵都杀,对温度无要求,在土壤当中遇气遇水都能传导,活性、穿透性、传导性是同类杀线剂的2--3倍,在土壤当中缓慢降分解成联酶,能提高作物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杀菌、虫原理:遇水会产生新生态化台物,新生态化会物能通过与带正电荷的铁离子相结合来阻断卵、生的呼吸过程中的电子转移,以而直接杀死,无论是生还是卵在接触约夜后3--5分钟就开始死亡。

使用方法

1、苗床土肥:取本品30--50克左右,兑水10-15公斤,均匀喷洒在100--150公斤土肥当中,翻拌均匀后用塑料膜覆盖严实,闷3-4天,去掉塑料膜通风5天以上就可使用。

2、移栽使用:用本品稀释1000-1500倍,浇活水,每颗禾苗浇800-1000克稀释液。

3、灌根:作物出土生长40天以上,用本品稀释1000--1500倍,每棵浇稀释液800--1000克,灌根结束后4--5天上大水。

4、冲施:作物出土生长40天以上,用本品二次稀释法,先将药液稀释100倍母液,然后随大水冲施,每亩用2--4瓶左右。

5、沟施、穴施、撒施、土壤处理、闷棚都可使用。

6、杀线的同时,对重茬、病菌、病害、根腐、烂根、青枯、立枯、地下害虫都有极好的治防效果。

山东兴利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涉及: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肥、水溶肥、海藻肥、叶面肥及非农药化工产品(林果清园剂、驱鸟剂、果树创伤愈合剂、植物橙皮精油)等。


火爆农资招商网官方微信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加入收藏】 文章标签:生姜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册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火爆农资招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