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资新闻 >> 【要闻】2021年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控技术方案

【要闻】2021年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控技术方案

编辑:小贺  发布时间:2021/3/12  浏览次数:862  信息分类:农药网

猕猴桃溃疡病是由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a)引致的细菌性病害,危害部位多,入侵途径多,传播途径多,越冬场所复杂,常造成叶斑、花腐、枝枯,甚至毁园,严重威胁着猕猴桃生产。

为做好全国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控工作,保障猕猴桃生产持久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猕猴桃主产区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

二、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健身栽培和免疫诱抗为基础,以减少细菌入侵为核心,抓住花前花后和采果后至落叶前的“两前两后”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在陕西、贵州、湖南、四川、安徽、河南等猕猴桃主产区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控。

四、关键技术

(一)免疫诱抗健身栽培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繁殖材料

建园时选用抗病性较强、适合当地栽培的猕猴桃品种。应当

从无病园采集无病无菌接穗和花粉用于建园、嫁接和授粉。

2.加强栽培管理

依据品种特性、树龄、气候和果园肥力条件,合理整形、修剪和负载,保持健壮树势和园内良好的通风透光。秋季施用腐熟家畜粪肥、生物有机肥、油渣等,生长季节行间种植毛苕子等绿肥植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叶面喷施微生物菌剂2—3次,地下根施微生物菌肥等60—100kg/亩,增强树体抗病力。

3.诱导抗性

猕猴桃开花前、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全园喷施免疫诱抗剂各1次,药剂可选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800—1000倍液,或其他高效的诱抗剂,以提升树体抗性。

4.设施栽培

品种抗病性差的果园,可以通过各类不同的设施栽培技术如塑料大棚等措施,阻断风雨传播途径,减少病菌越冬、传播、侵染机会,达到减轻病害的目的。

(二)监测预警技术

1.繁殖材料带菌预警及消毒处理技术

如果从有病的地区、果园或带菌果树采集繁殖材料,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生物农药,按说明书推荐用量浸泡消毒,苗木、接穗一般处理15—20分钟,花粉5分钟左右,然后清水冲洗、晾干,降低病菌远距离传播的风险。或者先进行带菌情况检测,当分子检测带菌率大于15%或活菌检测带菌率大于5%时为预警值,必须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2.田间猕猴桃枝干溃疡监测预警技术

对于溃疡病常发区,通常可以采用枝干发病率的预测模型Y=-17.36+1.56X1+0.60X2(X代表当地气象部门预测的数据,X1为当年11月至翌年2月日均气温0℃以下总天数,X2为翌年2月日均温4℃—20℃天数),对当地翌年春季溃疡流行风险进行准确测报。当Y<5时为零星发病,不用全园处理;当5≤Y<20时为轻—中度流行,必须按照“两前两后”精准预防技术进行全园处理;当Y≥20时为中—重度流行,建议上报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统一防治。

(三)精准施药控制菌源技术

1.减少越冬菌源量

采果后及时园内病虫伤枝并带出园外集中销毁。休眠期树干涂抹1次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采用王铜等铜制剂均匀喷施树体,减少越冬病虫基数。

2.消毒

对果园使用的农具、剪锯口、嫁接口等,用70%酒精进行表面消毒。

3.“两前两后”精准用药

一是猕猴桃开花前(花蕾初现期)和落花后(落花70%)分别喷施1次药剂控制当年春季溃疡病菌引起的花腐和叶斑,药剂可选用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生物药剂,可跟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诱抗剂混配进行喷施以提高防效。二是采果后至落叶前对全园主干大枝涂刷或喷淋药剂各1次,可选用生物药剂或王铜、氢氧化铜、噻菌铜等铜制剂,药剂涂刷时的浓度比喷施推荐的浓度可适当提高,施药间隔期10—15天。

(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火爆农资招商网官方微信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册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火爆农资招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