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资新闻 >> 西南麦区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程防控技术方案

西南麦区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程防控技术方案

编辑:宇博  发布时间:2022/10/22  浏览次数:732  信息分类:农资招商

1.小麦播种期

秋播阶段病虫防控重点做好健身栽培、抗病品种布局和种子处理工作,播前及时清理田间自生麦苗、杂草等作物,有效降低小麦条锈病初始菌源量。推行秸秆还田,大力提倡小麦与蚕豆、豌豆等其他豆科作物按1∶1比例间作套种,发挥生态控病作用;在条锈病冬繁区尽量选用全生育期抗病品种,并在秋播时采用三唑酮、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进行药剂拌种,兼治苗期条锈病和白粉病。

2.小麦出苗—越冬期

有针对性做好麦田病虫害越冬基数的普查及发生趋势的预测预报工作。秋冬季系统监测条锈病发生的发展动态,采取系统调查与普查相结合,发现田间单片病叶,对发病点2m直径的区域进行喷药防治,发现单个发病中心对20m直径的区域进行喷药防治、及时封锁发病中心。

3.小麦返青期—拔节期

小麦春夏季主要加强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麦蚜和麦蜘蛛等病虫害的系统调查、普查及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对当地病虫害的发生时期以及发生程度进行准确预报,在监测到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开展防治工作。

春季对小麦条锈病冬繁区的早发病田,及时监测田间病害,发现单片病叶,对其10m直径进行喷药防治,控制春季小麦条锈病菌源的扩散蔓延。3~4月下旬,根据田间病情监测情况,发现单个发病中心时及时对50m直径区域麦田喷施药剂;当监测到田间条锈病平均病叶率为0.5%~1%时,白粉病病叶率为10%左右时,及时组织开展大面积统防统治工作,防止病害大面积流行。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己唑醇、嘧啶核甘类等,药剂浓度严格按照农药包装说明推荐的剂量使用。

4.小麦孕穗期—灌浆阶段

对于田间混合发生的病虫害: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麦蚜等,实施“一喷三防”措施,根据病虫害的不同种类选择所用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肥料的类型,进行合理配比与施治。当田间发生单一病虫时,进行针对性防治。条锈病病叶率达0.5~1%时,或白粉病病叶率达10%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防止病害流行危害。

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如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等持续2天以上或10天内有5天以上阴雨天气,应加大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力度,防止小麦赤霉病的大发生。采取主动施药措施对小麦扬花期的赤霉病进行预防;针对高感品种,尽量在破口抽穗期前进行施药预防,药剂可选用氰烯菌酯、嘧菌酯、戊唑醇、咪鲜胺、多菌灵等,用量及浓度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推荐剂量,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充喷施药剂;若近5~7天内有大范围降雨或露雾,应继续进行二次农药防治。若当地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应停止使用多菌灵等苯丙咪唑类药剂。

小麦返青至孕穗期,平均每33cm行长有麦蜘蛛200头或每株有6头以上时,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喷雾防治。在小麦灌浆初期,发现每茎有麦蚜5头或田间蚜株率20%时,可用吡虫啉、抗蚜威、溴氰菊酯喷雾或使用绿僵菌等生物农药防治。喷药5~7天后检查防治效果,如发现还有较多麦蚜,应再防治一次。旱地小麦灌浆阶段易遭遇条锈病、白粉病、麦蚜等多种病虫危害,以及脱肥、高温天气等不良影响,在4月上中旬进行“一喷多防”,对相关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


火爆农资招商网官方微信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加入收藏】 文章标签:小麦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册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火爆农资招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5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