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查治小麦茎基腐病
小麦茎基腐病由假禾谷镰孢菌、禾谷镰孢菌等引起,主要为害小麦的茎基部,叶鞘受害后颜色渐变为暗褐色,无云纹状病斑;随病程发展,小麦茎基部节间受侵染变为淡褐色至深褐色,田间湿度大时,茎节处、节间生粉红色或白色霉层,茎秆易折断,造成小麦倒伏和提前枯死、后期枯白穗,一般减产5-10%,严重时可达50%以上,甚至绝收。
据植保部门调查,3月初以来小麦茎基腐病已陆续在邯郸市大部分县(市、区)开始显症。
3月上旬:曲周县调查麦田10块,发现茎基腐病3块,病株率3-10%,均为地中茎开始变褐色;
3月15日:在丛台区南吕固村调查,2块未拌种、早播、旺长成片发黄麦田,小麦茎基腐病病株率高达60%以上,邱县小麦茎基腐调查,小麦茎基腐病田率2.3%、病株率0.15%,发病程度1级,馆陶县调查,小麦茎基腐平均病田率5%、平均病株率1.5%,发病程度1级;
3月17日:大名县小麦茎基腐调查,病田率20%、病株率5%、发病程度较轻,以茎基部变褐色为主;
3月19日:临漳县调查9个地块,4块地有茎基腐病和纹枯病混发,病田率44%,其中茎基腐病株率10.3%,纹枯病株率41%,魏县调查,小麦茎基腐病病田率2.2%,一般病株率1-3%,高达9%。
鉴于目前我市冬春土壤墒情较好,部分播种早,未拌种和拌种用药不对路,冬前旺苗和近期苗弱的麦田小麦茎基腐病有偏重发生趋势,小麦起身至拔节期为该病化学防治的关键期,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形成枯白穗造成较大幅度减产。因此,各县(市、区)要迅速行动,全面普查,组织广大群众迅速开展防治。
防治方法
1、推迟浇水,平衡施肥。根据墒情,很大程度推迟浇水,避免大水漫灌;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和生物有机肥,配合枯草芽孢杆菌施用。
2、化学防治。小麦返苗至拔节期,选用25%氰烯菌酯100-120ml/亩、400克/升氟硅唑乳油15-20ml/亩、3%苯醚甲环唑、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10-15ml,加植物内源激素芸苔素、或植物免疫激活蛋白维大力等,对准小麦根茎基部淋喷,亩药液量30公斤以上。推荐采用背负式人工喷雾或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切记喷雾用水量要足,喷雾时要压低喷头,重点针对小麦茎基部喷雾。
(来源:邯郸市植保植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