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资新闻 >> 2025年玉米春播生产技术意见

2025年玉米春播生产技术意见

编辑:宇博  发布时间:2025/4/1  浏览次数:232  信息分类:农资代理

当前,春玉米区陆续进入春耕备播关键时期。据气象部门预测,3—4月份玉米主产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利于适期适墒播种和一播全苗;西南地区东南部、新疆西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黑龙江和内蒙古北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局部地区面临晚播春旱等风险。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玉米生产特点,各地应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单粒精播、种肥同播”为重点,推进适期适墒高质量播种,切实提高密度和均匀度,加强苗期管理,为全年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一)分类整地,提高质量。秸秆离田的地块,加快完成秸秆离田;秸秆还田的地块,因地制宜采用碎混还田、覆盖免耕和覆盖条带耕等方式还田,及时耕整地达到待播状态。有条件的结合整地施用有机肥。秋整地秸秆深翻还田的地块,土层化冻7—8厘米时顶凌封墒,化冻15—18厘米时再耙地、起垄、镇压连续作业;秋整地已起垄的地块,在土壤化冻3—5厘米时顶凌镇压,防止跑墒。对东北秋季涝灾严重、积雪较多、土壤湿度过大的地块,适时采取机械耢雪散墒。

(二)科学选种,适时播种。根据各地自然生态和生产条件,选择熟期适宜、丰产稳产、耐密抗倒、抗病抗虫、宜机械作业的国审或省审等主推品种,合理搭配布局。东北地区杜绝越区种植,确保成熟。西北、西南等覆膜栽培地区,可选择较露地栽培生育期长10天左右的品种。做好种子包衣,杜绝“白籽”下地,有条件的提前进行晾晒等种子处理。5—10厘米地温稳定达到10℃后,适时适墒播种,及时镇压。西南及西北局部气温偏低的地区,根据天气情况合理调整播期。干旱地块可采用适时抢墒、深种浅盖“接墒”和坐(滤)水增墒播种。避免在大雨前播种,防止土壤板结影响出苗。有条件的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滴水出苗,提高出苗率和群体整齐度。

(三)因地制宜,精准养分。根据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品种特性、种植密度等提前备肥,按照有机无机配施、基肥种肥前施、磷钾肥早施、追肥分施的原则,结合测土配方结果确定氮磷钾用量,重视硫、锌等中微量元素施用。密植高产地块以产定肥,适当增加施肥量。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地块,优先选用水溶肥或液体肥,并根据玉米水肥需求规律,按照磷肥深施、氮肥后移、适当补钾的原则,合理施肥,防止玉米前期旺长、后期脱肥早衰,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四)合理密植,适当化控。根据各地生态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管理水平等合理确定种植密度,构建高产群体。东北和西北旱作区一般地块亩保苗4000—4500株,整地播种质量高、肥水供应充足的地块亩保苗密度可增至4500株以上。西南地区以亩植3500株为宜,机械精量播种每亩可增至4000—5000株。适播期内未达到播种条件的,及时改种早熟品种,并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具备水肥一体化条件的地块,可视品种、生产管理水平等每亩进一步增加种植密度500—2000株,西北光温条件充足地区可提高至6000—7500株。群体密度偏大时或风灾常发地区注意防控倒伏,做好关键生育期化控防倒。

(五)防控病虫,加强除草。据预测,今年玉米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等穗期害虫偏重发生,玉米南方锈病、大斑病、穗腐病、北方炭疽病等重发流行风险高。播期重点防控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虫,采用抗病抗虫抗逆品种及高质量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必要时二次精准包衣,并加强病虫害发生动态监测预警,适时开展“一喷多促”、统防统治。按照“综合防控、治早治小、精准施药”的原则,加强杂草防控,墒情较好的地块采用“一封一杀”策略,墒情差、砂性土壤的地块,宜采用“一杀一补”策略。播后苗前,选用合适药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在玉米3—5叶期、杂草2—6叶期进行苗后除草。

(来源: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火爆农资招商网官方微信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加入收藏】 文章标签:春播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册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火爆农资招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5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