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墒情监测技术水平,服务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4月1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河南省新乡市举办全国土壤墒情监测技术培训班。各省(区、市)土肥水技术推广部门节水农业工作负责人及技术骨干近50人参加培训,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张宪法出席培训班并讲话,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谢长伟,新乡市副市长刘军伟出席并致辞。
培训班指出,在全国土肥水技术推广系统共同努力下,墒情监测工作取得重大突破。3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栏目预报了3月下旬全国主要农区土壤墒情及主要农事建议,这是墒情监测工作的重大突破,是墒情监测公共服务效能提升的关键标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下一步,要深入贯彻落实韩俊部长提出的“四化”要求,持续推进、逐步实现模型化预测、可视化调度、智慧化测报、平台化管理工作。
培训班强调,做好墒情监测工作是支撑农业抗旱减灾、指导农民科学灌溉、服务单产提升,保障粮食增产丰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要提高认识、系统谋划、整合资源,推动墒情监测工作走深走实。
强化信息会商发布
在春耕春管、夏收夏种、秋冬种及旱涝灾害关键农时,及时组织墒情会商,开展墒情预报,印发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等主要粮油作物科学测墒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探索建立墒情旱情监测预警机制
通过墒情监测系统自动提醒、体系主动报警和农气加强协作预警等形式,提高墒情旱情预警及时性、准确性,确保不漏报、不晚报、不错报。
提升自动监测能力
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加快自动监测站点建设、设备更新维护,统筹数据接入。组织开展站点田间持水量测定、数据审核与仪器设备田间校准,提升监测数据质量,加强数据应用。探索空—天—地立体监测,扩大墒情监测覆盖范围,提升墒情监测技术水平。
培训班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等单位专家,就土壤墒情监测、主要作物需水规律及智慧灌溉新技术新设备等内容作专题培训。学员实地观摩了新乡市获嘉县土壤墒情监测站点、粮食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