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施肥方法,看似简单,其实里面还真有不少道道儿。在棚室蔬菜生产中,要将施肥方法做到合理化、科学化,并不容易。这一期的“土肥专版”,我们就从基施和追施两个方面,谈谈施肥的基本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基施
基施是指蔬菜播种或是定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肥料的过程。其作用是为了创造蔬菜生长发育所要求的良好土壤条件,为整个生育期供应养分奠定基础。
基施的方法主要分为全棚施、畦施和穴施等。
1.全棚施。以农家肥和化学肥料为主,还要特别注意中微量元素的使用,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5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100公斤。因为全棚施是将大量的有机肥和化肥撒在地表,利用机械深翻入土壤,所以施肥深度较深,肥料与土壤能充分混匀。这样更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2.畦施。应以生物有机肥为主,如鱼蛋白发酵豆粕、美国三帝BBB生物有机肥等,亩施400-500公斤。畦施是将少量的优质有机肥施入按规定行距的栽培沟内,将肥料与沟土充分混匀后定植,算是一种集中施肥的方法。其特点是避免了有机肥料的浪费,肥料利用率较高。
3.穴施。可用生物菌肥,如激抗菌968壮苗棵不死、大源落地生根抗死棵、瑞神复合型生物菌肥等,亩施40-80公斤。目的是处理土壤,防止土壤中的病菌侵染植株,利用以菌抑菌预防根部病害的侵染和为害。另外它还能有效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促进土壤中养分的转化,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改善作物营养条件,增加土壤肥力。
二、追施
追施是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加施肥料的过程。其作用主要是为了供应作物某个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补充基肥的不足。追肥量一般约占作物全生育期总施肥量的1/3甚至更多。记者了解到,菜农朋友用作追肥的肥料主要是化学肥料,记者认为这样操作不科学,尤其是深冬季节,容易造成伤根现象。追肥应以全水溶性肥料、生物菌肥等为主,不仅能培肥地力,还能起到养根护根作用。
追施的方法主要分为冲施、撒施、埋施、灌施和叶面喷施等。
1.冲施。冲施是在作物浇水时,把定量肥料装入一空隙大的废旧袋子里,随水来回晃动,袋子里的肥料遇水溶化,肥料随水渗人作物根系周围的土壤内。这种方法因为简单,省工省时,劳动量不大,深受菜农喜爱。
蛤菜农误区:定点冲肥不均匀
记者在下乡采访时发现,很多菜农在冲肥时,不论大棚长短,浇水多少,都是在棚头(一般在门口处)定点冲肥。记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当,不仅容易造成施肥不均,还很浪费肥料。
现在的大棚一般都在70米以上,如果只是从大棚一端冲肥,起始的肥料量还容易掌握,等浇到棚中央时,冲肥量就很难控制。如果在起始处冲肥多了,在大棚另一端量肯定会减少,这样日积月累,因为棚内冲肥不均匀,就会导致蔬菜长势不一致,产量差别也大。记者在下乡与菜农交流时,不少菜农反映:同一大棚内,相同的管理,棚内东西两头植株长势往往不同,其实这与冲肥不均匀有很大关系。
记者建议菜农:50米以上的大棚,在随水冲肥时还是分段好。比如一个80米的大棚,需要冲施50斤复合肥,可以把大棚分成四段,把肥料分成四堆,在每一段内冲上一堆肥料,这样不仅容易掌握施肥量,使得棚内蔬菜长势一致,还可避免浪费肥料。
2.撒施。作物浇完水后,趁畦土墒情适宜,适宜进行施肥操作时,将定量肥料撤施于作物畦面或作物株行间。这种方法也比较简单,但肥料容易挥发损失,也容易积聚于地表,影响肥效。不少菜农反映:棚室蔬菜撒施肥料效果不好,它能加剧土壤盐害,不利于蔬菜根系的下扎。所以,记者提醒菜农朋友:棚室蔬菜生产过程中,不要撒施肥料,要深施肥料,然后覆土,提高肥效。
3.埋施。埋施,又称包施。是在作物株间、行间开沟挖坑,将定量肥料施人再填上土。这种方法肥料浪费少,经济,但劳动量大,费工,且操作不方便。在施用时,要注意,埋肥沟、坑要离作物茎基部10cm以上,若离根部太近则容易损伤根系。由于肥料集中,浓度大,该方法在作物生长旺盛、需水较多的夏季不宜采用,在作物的需水临界期更不能采用。一般在冬闲季节,劳动力充足,作物生长量不大时可采用此法,埋施的肥料会逐步分解,不断供给作物。但在实际生产中作物的生长高峰往往也是需肥需水高峰,因此埋施法常常在温度较高时被采用。为防止产生负效应,埋施后一定要及时浇水,使埋施的肥料扩散开,避免为害。
蛤菜农误区:菌肥也包施
记者在下乡采访时,有些菜农习惯了使用包施方法进行追肥,对于菌肥也采用包施,其实这样操作非常不科学,失去了菌肥施用的意义。生物菌肥虽然属肥料,但其养分含量低,起不到大量供应营养的作用;同时,生物菌肥是以菌抑菌保护根际环境,从而达到防治根部病害的目的,虽说包施生物菌肥,也能起到增加土壤有益菌的作用,但对于根部病害的防治效果较差,在植株生长前期更是没有多大意义。为此,包施生物菌肥也就失去了生物菌肥的作用。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早施、穴施,毕竟生物菌肥只有集中在根际周围并大量繁殖形成强大的有益菌群后,才能发挥其促根防病、改土沃土的功效。
(火爆农资招商网:王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