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除草剂除草原理:
杂草的发生至少具备两个高峰:峰为主峰,在播后5天到7天出现,一般占总出草量的60%左右。第二峰为播后7天到20天,一般能占到总出草量的25%左右。
①撒施性除草剂皆为芽前封闭性除草剂;如丙草胺、丁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苯噻酰草胺。
②喷雾药剂多采用其选择性原理;稻杰(五氟磺草胺)、千金(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吡嘧磺隆。
由于水稻种子已经萌芽具有根系,能吸收剂,因而不受除草剂影响。杂草种子萌发时吸收除草剂,但没有根,不能吸收剂,因而能被除草剂杀死。剂十分重要!水稻催芽具根也十分重要。
除草剂的选择:
当前水田除草剂多为芽前封闭式除草剂,采用2-3种组分复配防除单、双子叶杂草。利用水稻与杂草的位差、出土时间及选择性来防除杂草。
①位差:如移栽和抛秧,对于乙草胺、丙草胺、丁草胺等酰胺类,单子叶植物靠芽尖生长点吸收药剂而起作用,阔叶植物靠根尖生长点吸收药剂,所以利用水稻与杂草高度不一样,保水淹住单子叶杂草心叶,起到杀草作用;而水稻心叶在水面以上,则相对。倘若遇大雨或灌水过深则同样对水稻也有除草作用;若灌水过浅、保水时间不到3天或整地不平出现露田则除草效果就差。
②出土时间:先通过育秧或催芽使水稻先生长,然后再利用位差来除草。
③选择性:如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等药剂就是利用其对杂草有害而对水稻的选择性来除草。所以在不同使用时期、田间管水、土壤情况等因素对除草剂效果影响很大,甚至出现药害。
常见移栽、抛秧田除草剂:
酰胺类(乙草胺)+磺酰脲类(苄嘧磺隆):如乙草胺等酰胺类主要防除禾本科杂草,苄嘧磺隆主要防除阔叶杂草(浮萍)、莎草(三楞草、野荸荠)等;
一分钱一分货,除草剂的价格取决于原药有效成分含量及比例、性(添加剂)。如提高乙草胺类含量,降低苄嘧磺隆含量来降低成本,但是导致对阔叶草防效不佳。
酰胺类除草剂的特点:
1、几乎所有品种都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差,活性如下: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丁草胺>甲草胺>毒草胺
2、大多数品种都是土壤处理剂,主要在作物播后芽前施药。单子叶植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幼芽(胚芽鞘),而双子叶植物则主要通过幼根(下胚轴)、其次是幼芽吸收。
3、多数品种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种子发芽和幼芽生长,使幼芽严重矮化而终死亡。敌稗是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
4、土壤处理剂中位差选择起着较大的作用。
5、用于土壤处理剂中,持效期一般比较短。一般1—3个月,在植物提内容易降解。
(火爆农资招商网: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