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常常见到,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喜欢吃马铃薯,马铃薯含有16种营养元素,因此对我们的身体很有帮助。在平常的时候吃着马铃薯的时候有谁会知道它是怎么生长的呢?在它生长过程中都要注意哪些呢?今天借这个机会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天讲述的内容吧!今天我们要讲的是马铃薯的需肥特征,具体细节请大家参考以下内容。
马铃薯也和其他作物一样,正常生长发育需16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其中以土壤中的氮、磷、钾吸收量较多,其他元素的吸收量很少。据山东农业大学卢育华研究,根据同薯8号的测定,每形成1000千克产品,需从土壤中吸收氮4.38千克、磷0.79千克、钾6.55千克,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18:1.50。据刘宜生试验分析得知,收获1000千克马铃薯,需吸收氮4.84千克、磷2.24千克、钾10.34千克,其吸收比例为1:0.46:2.14。据劳秀荣报道,每生产1000千克鲜薯需吸收氮3.5—6.0千克、磷1.8—3.0千克、钾5.5—12千克,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50—0.51):(1.57—2.0)。
马铃薯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与其生长规律是一致的,对钙、镁、硫的吸收动态与氮、磷、钾的吸收规律一致。在幼苗期,由于种薯本身能供给部分养分,故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很少。随着植株的不断长大,到发棵期对养分的吸收量骤然上升,至结薯初期达到全生育期的吸收高峰。发芽期到幼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6%、8%和9%,发棵期分别出38%、34%和36%,结薯期分别占56%、58%和55%:对氮、磷吸收强度的时期为块茎形成期,其次为块茎增长期;对钾吸收强度的时期为块茎增长期,其次为块茎形成期。可见块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是马铃薯植株对氮、磷、钾吸收快和吸收量的时期,若在这两个时期土壤养分供应不足,将严重影响块茎的膨大,使产量降低。
通常认为,马铃薯是忌氯作物,据谭宗九等1998年试验研究证明,合理施用氯化钾(适宜量每亩36千克左右,量每亩21—25千克),增产效果与硫酸钾基本相同,又可降低成本,对马铃薯的生育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另据研究,氯化钾中的氯离子对减少块茎内部的黑斑病很有效。
(火爆农资招商网:李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