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资新闻 >> 专家称麦田病虫害偏重发生要做好预防措施

专家称麦田病虫害偏重发生要做好预防措施

编辑:王宗阳  发布时间:2011/4/18  浏览次数:1358  信息分类:农资

    受麦播以来长期干旱天气的影响,麦区病虫害将有严重发生趋势。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预测,受干旱气候和病虫越冬基数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将显著重于上年,各类病虫害发生面积预计将超过60亿亩次,防治任务和难度均超过常年。 
    麦蜘蛛主要危害麦苗,成虫、若虫都可危害
    另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报,今年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总体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麦蜘蛛、蚜虫等病虫害发生,预计随着气温回升,各种病虫害发生面积将迅速扩大,随着气温回升和麦田灌水面积扩大,麦蜘蛛、纹枯病发生程度将会明显加重。
    干旱区25到28号将有一次降水过程对缓解干旱有利。预计25-28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苏皖北部等气象干旱区将有小雨(雪),部分地区有中雨(雪)。
    提早防御
    麦区病虫害需提早预防。
    当前,冬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苗蚜、麦蜘蛛、地下害虫、纹枯病等病虫害也将快速发展,进入危害盛期;需加强监测,提早预防。
    麦蜘蛛主要在春秋两季危害麦苗等作物,成虫、若虫都可危害,植株受害后,叶面呈现出黄白色的斑点,植株矮小,发育受阻;重者斑点合并成斑块,光合作用被破坏,蒸腾作用增大,叶片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一是采取农业防治。采用轮作换茬、合理灌溉、麦收后深耕灭茬等措施,可以大量消灭越夏虫卵,显著压低三麦苗期和翌年春季的虫口密度。 二是采取药剂防治。每亩用40%三氯杀螨醇1500倍、或15%扫螨净乳油2000倍、或15%哒螨灵1500倍、或40%氧化乐果1500倍液喷雾,均 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可兼治蚜虫。
    稻纹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残体上越冬。该病菌寄主范围很广,生活力强,菌源地广泛。土壤中菌核 第二年漂浮水面,萌发侵入稻株,形成病斑,再长出菌丝向四周蔓延。菌核有多次萌发特征,随水漂流,造成多次侵染。适温(25~32℃)高湿条件,氮肥使用 偏迟、过量,田水过深,保持时间长等对该病发生有利。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结合药剂防治。(1)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肥料应注意稳施氮、磷,增施钾、锌肥。以施足基 肥、穗肥为原则,水稻生长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2)药剂防治 以保护稻株3~4片叶为主,施药不宜过早(拔节期以前)、过迟(抽穗期以后)。药剂选择:5%井冈霉素水剂每亩150毫升或12.5%纹霉清水剂 100~200毫升,或20%纹霉清悬浮剂60~10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70千克喷雾。喷雾时要用水量,喷到稻株中、 基部。
    具体天气预报如下:
    25日08时至26日08时,新疆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西藏东南部、江汉、江淮、江南北部有小到中雨(雪),其中江汉、江淮局地有大雨。
    26日08时至27日08时,新疆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有小雪(雨);西藏西部 、四川盆地东部、贵州东部、江淮、江汉、江南北部有小到雨(雪),局部有大雨。
    27日08时至28日08时,西北地区东部、黄淮西部和南部等地有小雪(雨);四川盆地东部、贵州东部、江淮、江南北部有小到中雨。
   28日08时至3月1日08时,华北中西部、黄淮中西部和南部等地有小雪(雨);四川盆地东部、贵州、江汉、江淮、江南北部和中西部以及华南西北部有小到中雨,局地有大雨。
    3月1日-3月3日,受一股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火爆农资招商网:王静)

火爆农资招商网官方微信
火爆聚势新媒体,六重豪礼助落地!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册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火爆农资招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