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资新闻 >> 晚稻病虫害防治的四大技巧

晚稻病虫害防治的四大技巧

编辑:王宗阳  发布时间:2011/8/6  浏览次数:1609  信息分类:农药招商

    近年来,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呈加重趋势,尤其是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纹枯病在水稻主产区连年大面积暴发成灾,条纹叶枯病长江下游地区发生,南方黑条矮缩病在长江以南稻区迅速扩大、发生为害严重,稻曲病、穗腐病等在全国尤其是粳稻区蔓延,严重威胁我国水稻生产。连作晚稻主要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农艺措施预防和控制病虫害。选用抗病耐虫品种,针对当地病虫发生特点及规律,选择抗性好的高产品种,从无病田中留种或非病区调种,犁耙田时捞出田面浮渣深埋或烧毁。适当调整播栽期,使水稻易感病虫期避开病虫害高发期。
    2.种子药剂消毒。浸种前晒种1天,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病原菌萌动。可选用2%石灰水或TCCA(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或噻菌铜(龙克菌)、抗菌素402浸种24~48小时。捞除冲洗干净催芽播种。
    3.水稻病害防治。双季晚稻主要病害是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和穗腐病、三种病毒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南方黑条矮缩病)等病害。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是在发病初期以预防为主,病虫联防。稻瘟病:用三环唑、稻瘟灵、春雷霉素、富米乐等,用细雾均匀喷雾于稻株上部叶片和穗部,喷够45~50公斤/亩药液。纹枯病:亩用井冈霉素水剂或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或粉锈宁或己唑醇悬浮剂,兑水50~60千克粗雾喷雾于稻株中下部。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用龙克菌(噻菌铜)或叶枯唑(噻枯唑、叶青双)或杀菌王(氯溴异氰尿酸)或噻唑锌,均对水50千克/亩,细雾均匀喷雾于稻株上部。已现发病株或发病中心的稻区,风雨过后上述药剂倍量喷雾病株或病中心防治1次。稻曲病和穗腐病:需在水稻孕穗后期(始穗前5~10天)、破口(始穗)期齐穗喷1~2次药预防。可选用井冈霉素或粉锈宁+爱苗或粉锈宁+3己唑醇,均对水50公斤细雾均匀喷雾于稻株上部。三种病毒病:主要防控措施是“抗、避、断、治”,选用抗耐病虫品种、水稻感虫期避开传毒昆虫高发期、切断(防控)传毒虫源、防治病害。可选用毒死蜱、吡蚜酮、敌敌畏、异丙威、速灭威等高效对路药剂。尤其重视秧田1~4.5叶期秧苗的防治,感病后可施用宁南霉素等增强水稻免疫力。
    4.水稻虫害防治。在害虫敏感时期(卵孵高峰、低龄幼(若)虫高峰期)和水稻关键生育期(秧田期、孕穗后期~乳熟期),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精准防治。使用性诱剂诱捕成虫,通过大量诱杀雄蛾,使田间雌雄比例失调,达到降低雌蛾交配率、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增长的目的。可选用杀虫灯,控制虫口数量。加强田间虫情调查、监测,确定防治对象田及防治适期。
    选用针对性药剂种类。根据“压前控后”的防治策略,防控稻飞虱等主害代的前一代,选用阿克泰、吡蚜酮、毒死蜱、扑虱灵十毒死蜱(乐斯本)、阿维菌素·毒死蜱、80%敌敌畏、噻嗪酮·异丙威等快、持效期长的药剂;防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卷叶螟等用氟腈·唑磷微乳剂、毒死蜱、稻丰散、毒死蜱·三唑磷、杀虫单或杀虫双、丙溴磷、氯虫苯甲酰胺(康宽)、阿维·氟酰胺(稻腾)、阿维菌素、甲维盐、丙溴磷等,防治稻纵卷叶螟兑水45~50千克水,细雾均匀喷雾于稻株中上部;螟虫兑水50~60千克粗雾均匀喷雾于稻株中下部。
    水稻前期虫害防治中避免使用菊酯类及其他对天敌影响大的农药,保护田间自然天敌。喷药时按要求用足水量,常规粳稻需施药液45~50千克/亩,杂交稻、超级杂交稻和籼粳杂交稻等株型高大、冠层密闭的品种(组合),应加大用水量,并适当增加用药量,每亩施用60~80千克,打药时保持田水层3~5厘米3~5天。无水田块可采用敌敌畏拌干细土制成毒土撒施,熏蒸作为应急措施。
火爆网:刘雪梅)

火爆农资招商网官方微信
火爆聚势新媒体,六重豪礼助落地!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册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火爆农资招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