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商机互动 > 招商信息 > 苹果干腐病轮纹病 奥力克溃腐灵 植物源杀菌剂厂家直

苹果干腐病轮纹病 奥力克溃腐灵 植物源杀菌剂厂家直销

2016/7/20 15:24:57 分类:招商信息 发布人:3456TV 浏览量:561

公司简介:

潍坊奥丰作物病毒防治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1日,一期投资800万元人民币,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民主街456号。 公司首席工程师江绪军带领的技术研发团队,历时十年,以中医中药理论为基础,用中医外敷疗毒的理论方法,经与10多家中医中药、农业植保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合作研发以及上万次的田间实地试验,利用世界上的生化电滤技术,于2009年10月终于研制出了作物病毒防治剂及植物活性苷肽杀菌剂两大系列的植物源生物农药。

公司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活性苷肽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010123942.0),公司拥有拟申请专利的并用于农作物病毒防治方面的专有技术五项,目前公司与各科研院所及国内院校合作研究的课题有十多项。公司已有的专利技术及非专利技术都是用于作物癌症级病毒病害的防治,并已达到了市场化推广的条件。公司的技术及产品属于“无公害、、绿色环保”的生物技术产品。

公司病毒防治系列化的生物技术产品采用现代化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工艺,现已具备规模化生产的能力,整个生产过程是一个绿色环保的环闭式工艺系统,无任何三废的排放。目前工业化生产的产品有病毒防治系列的产品(包括ty病毒ⅰ号、蔬菜病毒专用等水剂粉剂两大类产品,年生产能力为400吨。)及植物活性苷肽杀菌剂系列产品(包括:青枯立克、靓果安、溃腐灵等,年生产能力为500吨。)等两大系列的产品。

产品简介:

苹果干腐病分为两种类型:

1.溃疡型:病斑初为不规则的暗紫色或暗褐色斑,表面湿润,常溢出茶色黏液。皮层组织腐烂,不烂到木质部,无酒糟味,病斑失水后干枯凹陷,病健交界处常裂开,病斑表面有纵横裂纹,后期病部出现小黑点,比腐烂病小而密。潮湿时顶端溢出灰白色的孢子团。

2.枝枯型:多在衰老树的上部枝条发病,病斑初产生暗褐色或紫褐色的椭圆形斑,上下迅速扩展成凹陷的条斑,可达木质部,造成枝条枯死,病斑上密生小黑点。

苹果轮纹病分为2种类型:

1.枝干轮纹病(粗皮病):病菌侵染枝干,多以皮孔为中心,初期出现水渍状的暗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近圆形褐色瘤状物。病部与健部之间有较深的裂纹,后期病组织干枯并翘起,中央突起处周围出现散生的黑色小粒点。在主干和主枝上瘤状病斑发生严重时,病部树皮粗糙,呈粗皮状。后期常扩展到木质部,阻断枝干树皮上下水分、养分的输导和贮存,严重削弱树势,造成枝条枯死,甚至死树、毁园的现象。

2.果实轮纹病:果实进入成熟期陆续发病,发病初期在果面上以皮孔为中心出现圆形、黑至黑褐色小斑,逐渐扩大成轮纹斑。略微凹陷,有的短时间周围有红晕,下面浅层果肉稍微变褐、湿腐。后期外表渗出黄褐色黏液,烂得快,腐烂时果形不变。整个果烂完后,表面长出粒状小黑点,散状排列。后期失水变成黑色僵果。1)对枝干上的病斑、菌瘤等精心刮除,刮至白(好)皮为止,然后使用《溃腐灵》原液+有机硅均匀涂抹,涂抹范围要大出刮治范围2-3公分,严重的间隔7天补抹1次。2)高浓度喷雾、刷干:分别在3、6、9月份使用《溃腐灵》30-60倍液+有机硅进行枝干喷雾或涂刷。

方案:干腐、轮纹病严重的树体和弱势树体,使用《青枯立克》200-300倍+根基宝300倍兑水30斤灌根2-3次,灌于毛细根区,以灌透为准。树小于3年一瓶10-20棵树;大于3年一瓶5-10棵树;老、弱势树一瓶3棵树。

目的:控制病情蔓延,去死组织,修复伤口。 方案:使用靓果安3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进行喷雾叶片2次,每次间隔10天。

代理区域:

招商政策:

电话联系

代理要求:

电话联系

  • 发布者:
  • 联系电话:
  • 联系地址:
  • 电子邮件: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火爆农资招商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持诚信互利共荣,以厚德载物】(投诉或删除信息请联系:QQ 2672296298)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欢迎来到3456.TV

免费发布信息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