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柑橘由于调运引种和生产管理上的疏忽,各地柑橘产区的溃疡病呈上升趋势。在柑橘类作物中,以沃柑、甜橙、脐橙、葡萄柚等易发病,主要是这类品种叶片的气孔在生长期开张程度大,病菌容易侵入,而砂糖桔、金柑相对较为抗病。柑橘溃疡病(国内外检疫性病害)具有高爆发的特点,难防难治,果树一旦染病,基本上年年上病。大风暴雨过后常常爆发流行,高湿高温天气易于发病。今天让我们重新认识柑橘溃疡病。
一、病害介绍
柑橘溃疡病主要危害新梢、嫩叶、幼果,受害叶片背面出现淡黄色油渍状小斑点,继而发展成近圆形、(淡)褐色病斑,之后病斑中心下陷破裂,呈溃疡状。果实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病斑大体相似,但周围无黄色晕圈,只危害果皮不危害果肉,严重时引起落果。枝梢病斑与果实病斑相似,严重时引起叶片脱落,枝梢枯死。
二、柑橘溃疡病发病规律及特点
1、溃疡病菌属于弱寄生病菌,病菌如不与病组织结合,仅能在自然中存活14-56天。但是一旦染病,如果无法根除寄生在细胞内的致病菌,感染树将终身带毒,条件合适必然发作。种前进行苗木是关键!
2、雨量的多少与病害的流行有直接相关。当温度在20-36℃时,病菌的成功侵染取决于组织表面必须保持20分钟以上的水湿。高温多雨季节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病害发生严重。一年可发生3个高峰期。春梢发病高峰期在5月上旬,夏梢发病高峰期在6月下旬,秋梢发病高峰期在9月下旬。
3、存在伤口或者气孔较大利于发病,溃疡病菌一般只侵入一定发育阶段的幼嫩组织,对刚抽出来的嫩梢、嫩叶、刚谢花后的幼果,以及老熟了的组织不侵染或很少侵染。肥料施用时间不当,施用过量,抽发的徒长枝容易感病,主要是徒长枝上叶片气孔大,代谢强,易遭病菌入侵。
4、果园通风透光发病轻,具有一定坡度、高度、透风果园发病轻,这主要是通风透气有利于水分蒸发,叶面湿气小,不利于溃疡病的发生。定杆高有利于果园通风透气,溃疡病发病轻,也是一样的道理。
5、用药不当加重病害。部分果农用药次数虽然多,但是因为药剂选用不当,溃疡病年年治,年年上,造成恶性循环。再加上人为操作不当,也可能造成传染、扩散。
6.判断溃疡病的简单方法是:用手直接触摸叶背,如果叶片有凸起,即可判断为溃疡病。
三、柑橘溃疡病防治方法
1、一定要结合潜叶蛾,蓟马,红蜘蛛等进行防虫工作,减少枝叶伤口,避免病菌侵入,伤口的侵染是快速的。
2、平衡水肥,避免氮肥过多,叶片喷施高钾肥料促进老熟,喷施氨基酸,沃丰素等增强抗性。
3、要及时剪除病枝、病叶和病果并集中烧毁,尤其要做好冬季清园工作,收集落叶、落果和枯枝烧毁,每次剪除一株病树枝叶后,应及时对枝剪。
4、根据该病菌在温度、湿度大时易繁殖感染的特点,做好抹芽控梢工作。结果树要抹除夏梢,早放秋梢,病树要控制夏、秋梢,多留老熟春梢,在新梢老熟前期增施钾肥,促使枝梢健壮。
5、每次抽梢展叶期、暴风雨来临前后、采果后及低温冻害清园用药非常关键。喷施靓果安150-300倍,保护嫩梢,嫩叶,修复伤口,降低果园环境中的溃疡病菌基数,能大大减少溃疡病发生、蔓延的几率。
柑橘溃疡病是国内外的植物检疫对象,属于性病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早防重治,上溃疡病的植株,按照方案,控制住病情后,再用周年预防方案巩固,在病害高发期提前用药,谨防溃疡病的再次发生。在加强综合管理技术的同时,按照方案中的用药时间、用药浓度,遵循周年防治方案,不仅有效防治柑橘溃疡病,同时能,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对预防柑橘树脂病、炭疽病、疮痂病等具有较好的作用,只要防治的时期早,防治及时,用药浓度和频率跟上,果实表现的症状就会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