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枯病因侵染导致生理(传导)功能受损。传统药剂多采用灌根方式。预防时,只能杀灭土壤中及毛根中的菌源,即使一些具有内吸功能的药剂,也难以到达维管束内部,解除隐形病患;见症治症时需要快速快速恢复传导功能,传统药剂难以快速杀灭维管束内的菌源,更不具有修复受损细胞的能力。
青枯病有发病急、重的特征,宜早防。但普通药剂多抑制作物的生长,降低作物,即便控制住病害,一旦复发时用于又因为抗药性问题影响防治效果,甚至出现急症时无药可用的尴尬局面。青枯病每年危害不同,具有一定的偶发特征,很多用户放弃预防,在高发条件下显症时,往往具有急、重特征,难以防治,解除病症,甚至难以控制病菌蔓延。病害高发时,土壤含水量高甚至达到饱和,用药灌根也难以达到杀灭土壤和毛根中的菌源的效果,既难以控制病原菌的大范围蔓延,又难以遏制对单一植株的侵染危害。
1、定植时用青枯立克60-100倍+沃丰素600倍蘸根。杀灭根部病原菌,修复移栽带来的伤口,提供作物中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
2、苗期用青枯立克300倍灌根一次、喷雾两次。
3、花果期用青枯立克300倍灌根一次、喷雾两次。
4、初发病时可用青枯立克60-150倍+大蒜油1000倍+沃丰素600倍喷雾或灌根。一天喷1次,连续喷雾3天。重发状态可复配适当生物农药或化学药剂,如恶霉灵等。
5、每次用药时可以配上生物菌剂,加速药效的发挥,改善土壤通透性。(说明:以上方案是针对高发时期,非高发时期及非高发地块可适当采取灌根或喷雾方式,灵活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