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疮痂病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柑橘产区,浙江、江西等地发生严重。新稍生长不良,严重时引起大量幼果、嫩叶脱落,未落果实小、畸形,影响果实品质,影响果品价格。
症状:主要危害柑橘的叶片、新稍和幼嫩果实组织。
叶片受害:在叶片初期为油渍状的黄色小点,病斑逐渐增大,颜色变为蜡黄色。后期病斑木栓化,多数向叶背面突起,叶面则凹陷,形似漏斗。严重时叶片畸形或脱落。
枝稍受害:嫩枝被害后枝稍变短,严重时呈弯曲状,但病斑突起不明显。花器受害后,花瓣很快脱落。
果实受害:幼果在花瓣后即可感病,开始产生褐色小斑,以后逐渐变为黄褐色木栓化突起的病斑。引起早期脱落,后期受害果实发育不正常,使果型变小,皮厚,味酸甚至畸形。
病原:柑橘迦圆孢,属半知菌亚门。
发病规律:该病为引起的病害,病菌以菌丝在患病组织内越冬,该菌只侵染幼嫩组织,尤以尚未展开的叶片和幼果受害严重。第二年春季当气温15度以上,高温、高湿时,老病斑即可产生分生孢子,并借助风雨和昆虫传播到春稍、嫩叶和幼果上,从表皮或伤口侵入。经7天左右的潜育期产生新病斑,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适温和高温是疮痂病流行的重要条件。温度适宜,湿度大有利于病害流行。
防治措施:
(1)新建果园应选用无病苗木。
(2)冬季和早春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春稍发病后也及时剪除新病稍,消灭越冬病原。并随即进行喷药保护一次,可用喜百农病害全清一盒兑水15公斤喷施树上部分。发病初期使用喜百农疮痂溃疡净稀释800倍均匀喷施,发病较重时使用喜百农疮痂溃疡净600倍均匀喷施
(3)加强水肥管理,促使新稍抽生整齐健壮,增强抗病力和缩短受害时期。
(4)适期避雨,有条件的柑橘园从开始谢花起避雨3-4周,即可有效控制发病。
(5)使用喜百农疮痂溃疡净,稀释600倍均匀喷施,可有效防治柑橘疮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