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魔芋品种及生长特性
魔芋品种繁多,但有些根茎组织粗糙,未形成为食用器管,多数则因为球茎含生物碱及其它有毒物质,毒性过於剧烈,难以加工去毒,而无食用价值,目前可供食用的仅有20种,其中有4个品种完全生长在我们,有7个品种主要生长在、泰国、缅甸、老挝、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和日本等地。目前重要的几个魔芋种植品种为花魔芋、白魔芋、田阳魔芋、西盟魔芋、攸乐魔芋、勐海魔芋。
1、常见的魔芋病害有软腐病、白绢病、叶枯病、炭疽病、轮纹病和病毒病,其中以软腐病和白绢病发生广,危害重;
危害魔芋的害虫主要是铜绿金龟子,成虫啮食魔芋叶,幼虫还蛀空球茎及根状茎,其伤口可携带软腐病病菌,造成软腐病的发生,危害性很大。
2、发病症状
(1)软腐病在7—8月严重发生,使受害叶片或球茎变软变黑, 甚至腐烂,有酒味,病菌易从伤口感染,引起成片倒伏;
(2) 白绢病常在 6—8月高温干旱时严重发生,初发时在叶柄基部距地面3厘米处出现水渍状暗褐小斑,3—5天即可长出放射状的白色绢丝状菌丝, 7—10天菌丝继续向上下左右扩展, 使植株基部腐烂, 倒伏
(3) 性叶枯病由一种黄单胞杆菌侵染致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形成不规则黑褐色枯斑,后期叶片枯死,植株倒伏,暴雨有利于本病流行;
(4)魔芋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发病,多先自叶尖或叶缘,初时产生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大于5—20毫米,褐色,中央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病斑周围叶面组织褪绿。后期病斑表面散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发病严重时,病斑融合成大斑块,病部易破碎,叶面局部或大部分变黄褐色,干枯;
(5)魔芋轮纹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发病,多在自叶尖或叶缘,初时产生淡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成病斑,病斑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5—25毫米,黄褐色,病斑上具有明显轮纹,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稀疏霉状物,后期病斑上长出许多小黑点,埋生于表皮下。生长后期有些病斑肠穿孔。
五、病害综合防治方案(软腐病和白绢病为例)方案:
软腐病控制:每30斤水加《奥力克—青枯立克》100-150ml(病害严重可增至250ml)+大蒜油15ml+有机硅进行喷雾,3天喷雾1次,连喷2-3次;对得病植株及其周围4—6行进行灌根2—3次。病情得到控制后,转为预防方案。
白绢病控制:每30斤水加《奥力克—青枯立克》100-150ml(病害严重可增至250ml)+大蒜油15ml+有机硅进行喷雾,3天喷雾1次,连喷2-3次;对得病植株及其周围4—6行进行灌根2—3次。病情得到控制后,转为预防方案。
备注:1.病害严重、阴雨水天气较多的地区,适当加大用药浓度(青枯立克每30斤水加至250ml),缩短间隔期。
2.沃丰素整个生长期使用次数低于3次。
3.喷雾后3-6天禁止浇水,喷雾24小时内如遇大雨,需补喷。
4、预防方案:
1.出苗后喷雾或灌根:每30斤水加青枯立克50-100ml+沃丰素25ml+有机硅进行喷雾或者灌根1-2次,每次间隔7-10天,进行预防。
2.展叶后喷雾:每30斤水加青枯立克50-100ml+沃丰素25ml+有机硅进行喷雾2次,每次间隔7-10天,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