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商机互动 > 代理信息 > 在生态种植规程中柑橘疮痂病怎么预防?柑橘溃疡病生物防治

在生态种植规程中柑橘疮痂病怎么预防?柑橘溃疡病生物防治

2018/5/31 15:52:33 分类:代理信息 发布人:3456TV 浏览量:1093

公司简介:

潍坊奥丰作物病害防治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顺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重视,已形成防治作物疑难病害、营养复壮作物、有助于建立高端生产规程、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优势。潍坊奥丰奉行生态环保理念,以“次生代谢理论”和“四位一体技术”为应用理论和具体方法,充分利用中草药制剂医养结合的特征防治作物病害、营养复壮作物,达到即治未病、也治已病的效果。充分利用其性高的特征在防治疑难病害时可以灵活应用(早用、高浓过度、缩短间隔期、立体化用、复配着用)。

潍坊奥丰以为用户提提供包括技术服务在内的解决方案为使命,以示范布局与套餐外协等为手段,立志与用户、商户、同行、农技推广组织与个人、政府机关、学术机构等诚意合作,为生态环境、食品、农业可持续与提质增效而努力、力求在合作中达成限度的互惠共赢。

产品简介:

柑橘疮痂病有一个特点:欺弱怕强,通常在新梢、幼叶尚未展开前易感病,谢花后不久的幼果易感病。一般在春梢萌发、生长至初花期、谢花至幼果期、夏梢萌发、果实生长、秋梢等几个关键时期用制剂《靓果安》300倍喷雾,其中添加螯合态的叶面肥《沃丰素》3-4次,能够有效预防柑橘疮痂病的发生。但如果没有做好预防工作,就会很麻烦:落果减产、果面难看;补充喷药,费工费钱不好用 !

柑橘疮痂病症状

叶片:受害叶片初期为黄褐色圆形小点,后变为蜡黄色,多发生在叶片背面,病斑木栓化隆起,多向叶背突起而叶面凹陷,呈圆锥状或漏斗状。有时很多病斑集合在一起,使叶片畸形

扭曲。

新梢:受害症状与叶片基本相同,但突出部位不如叶片明显,枝梢变短而小、扭曲。

果实:受害多在谢花后开始。初期为褐色小点,后渐扩大成黄褐色斑,木栓化瘤状突起,幼果畸形易早落。有的随果实长大,病斑变得不明显,但果小、皮厚、汁少、味差。

另一种症状是病斑组织连成大斑,病部组织坏死呈灰白色或灰褐色癣皮状,下面组织木栓化,显龟裂纹,皮层较薄。

发病条件

1、气象因子

疮痂病的发生需要有较高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其中湿度更为重要。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0-24℃,当温度达28℃以上时病害就很少发生。在适温范围内,湿度对病害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凡春天雨水多的年份或地区,春梢发病就重。遇阴雨连绵或雾大露重的天气,有利发病。果实通常在5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感病。

2、品种感病性

不同种类和品种的柑橘对溃疡病的抗性有显著差异。一般来说,桔类、柠檬感病,柑类、柚类为中度感病,甜橙类和金柑抗病性较强。

3、组织老嫩程度

疮痂病菌只侵染幼嫩组织,以刚抽出而尚未展开的嫩叶、嫩梢及刚谢花的幼果易受害,随着组织的不断老熟,抗病性逐渐增强,老龄树抗性较强。

防治技术

柑橘疮痂病防治应在搞好清园及加强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做好药剂防治工作。

传统方法 :

实施检疫,防止病菌带入。合理修剪、整枝,增强通透性,降低湿度;控制肥水,促使新梢抽发整齐。结合修剪和清园,剪除树上残枝、残叶、病枝、病叶、病梢;并园内落叶,集中烧毁。

药剂防治方法:

如果前期没有周年防控,现阶段采取以下办法:

1、病症初显时,用《靓果安》200-300倍+《大蒜油》1000-1500倍喷雾连续用药2-3次,每次间隔5-7天,根据实际病情可复配其他化学药剂。

2、病情严重、树势衰弱的、有黄化的,使用《青枯立克》200-300倍+《根基宝》300倍+《沃丰素》600倍灌根1-2次,灌于毛细根区,以灌透为准。

当然如果在没上病就开始防,效果会更好,与去年相比,果实的疮痂面减少,发病率减轻,对柑橘炭疽病、砂皮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 发布者:
  • 联系电话:
  • 联系地址:
  • 电子邮件: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火爆农资招商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持诚信互利共荣,以厚德载物】(投诉或删除信息请联系:QQ 2672296298)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欢迎来到3456.TV

免费发布信息

版权所有 WWW.3456.TV-火爆农资招商网 Copy Right©2009-2024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