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发生根腐病之后会因为地下根系颜色变黑、不定根大量死亡、吸收能力下降等因素,造成植株营养向上运输能力大幅降低,进而引起地上部植株矮小、长势弱,植株叶片也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养分供给,出现叶缘发黄变褐、坏死、甚至卷缩,严重的时候植株的花蕾数量大幅缩减,整个植株出现青枯死亡现象。
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有着密切关联。与重茬草莓园区相比,正常茬的草莓园区发病较轻,重茬区发病较重,并且随着重茬次数的增加,发病率也随之增加,果实产量也表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草莓根腐病的发生还与气候环境条件以及田间管理因素密切相关,比如春季多雨区域容易发生、土壤贫瘠偏施氮肥的地块容易发生、栽植密度过大的园区容易发生等。
发病的两个因素
一是生产上我们发现,发病严重的大棚,很多时候是苗期就染了病,后期9-10月定植栽到棚里,加上苗期管理不好,又有了适宜的发病条,就会发病出现连片死亡,这个病传染性也是相当的强,有些时候是全棚死苗。因此在苗期就要认真的加以预防,不让苗子带病,苗好才能有好的产量。
二是还有部分是因为大棚内土壤湿度大,透气性差的黏土,造成草莓植株长势差,抗性弱,如果是重茬地,再加上夏季棚内土壤没做好。土壤带菌,很容易就会染上根腐病。
草莓生长的适宜条件
温度:草莓生长的适温度20℃左右,不要低于2℃,不要超过36℃,若低于10℃时,根系生长不好,甚至会出现缺磷的症状。可通过覆盖地膜、高垄栽植的措施,提高地温。
水分:保持土壤的透气性,才能利于根部的呼吸,积水地块要及时排水,做到充足的水分和良好的通气状态。可通过高垄栽植的措施,保持土壤疏松,避免积水。
土壤质地:避免土壤板结、土壤酸化、盐碱化,可通过添加地力旺微生物菌剂来调节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改善根系环境,使有益菌成功占位,减少病害的发生,尤其是根腐病病菌的侵染。
酸碱度:调节土壤的ph值为5.6-6.5左右,达到根系适宜草莓根系生长的中性微酸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
防治方案:
根腐病发病初期,使用青枯立克150倍+大蒜油10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同时进行灌根(1遍)和喷雾(2-3遍)。病情严重时可同时复配其它化学药剂;重点喷一下茎基部位,能够有效控制草莓根腐病,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