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溃疡病这样防治效果好
猕猴桃溃疡病主要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新梢、枝干和叶片,造成枝蔓或整株枯死。染病初期叶_上产生红色小点,接着产生2~3mm暗褐色不规则病斑,四周具明显的黄色水渍状晕圈。湿度大时迅速扩展成水渍状大病斑,其边缘因受叶脉所限产生多角形病斑,有的不产生晕圈,多个病斑融合时,主脉间全部暗褐色,有菌脓溢出,叶片向里或外翻。小枝条染病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后变暗褐色,产生纵向龟裂,症状向继续伸长得新梢和茎部扩展,不久使整个新梢变成暗褐色萎蔫枯死。枝干染病多与1月中下旬在芽眼四周、叶痕、皮孔、伤口处出现,病部产生纵向龟裂,溢出水滴状白色菌脓,皮层很快出现坏死,呈红色或暗红色,病组织凹陷成溃疡状,造成枝干。上部菱蔫干枯。花受害:花蕾受害后不能张开,变褐枯死后脱落。受害轻的花蕾虽能开放,但速度较慢或不能完全开放,这样的花可能脱落也可能座果,但形成的果实较小,易脱落或成为畸形果。
猕猴桃溃疡病发病规律: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时期是秋季,如果防治不及时会严重影响猕猴桃生长,导致产量下降病菌。猕猴桃主要在枝蔓组织内越冬,春季从病部伴菌脓溢出,借风、雨、昆虫和农事作业,工具等传播,经暴风雨侵袭,高温灼伤,虫害啃食,伤口、水孔、气孔和皮孔侵入。而这些树体的伤口就是有害病菌侵染果树、造成次年春季伤流、诱发溃疡病的主要的途径 。 另外,果树施肥不足、当年挂果量过大、枝条旺长、发生根腐病等,都会造成猕猴桃树体过度消耗养分,树体储备养分不足,使果树的长势变弱、生理抗性降低,不耐冻害、不耐病害,在越冬时就容易被,在次年春季树 体养分流动时,这些伤口就容易引发伤流,进而导致溃疡病的发生。
猕猴桃溃疡菌属低温高湿性侵染细菌,春季旬均温10~14°c,如遇大风雨或连日高湿阴雨天气,病害易流行。地势高的果园风大,植株枝叶摩擦伤口多,有利细菌传播和侵入。人工栽培品种较野生种抗病差。在整个生育期中,以春季伤流期发病较普遍,随之转重。谢花期后,气温升高,病害停止流行,仅个别株侵染。
猕猴桃日常防治方法有哪些?
猕猴桃溃疡病多因树势老、弱、病、伤、衰以及抗病能力差病菌易侵染而发,病菌随树液流动,加大危害程度。防治方案如下:
1、冬季把带病菌的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早春结合修剪除去病虫枝、病叶、徒长枝、下垂枝,用溃疡愈合剂原液涂抹剪锯口,以减少传染病源。有条件的地方宜摘除夏梢。
2、施用完全腐熟的堆肥、有机肥、生物菌肥,以有机肥、生物菌肥为主、施肥多样化、不要太单一
3、使用微生物制剂或蚯蚓蚓激酶及果园种草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与猕猴桃根系环境,增强树势。
4、猕猴桃、核桃溃疡病具有作物皮层较厚、病原隐蔽性强的特点。除了日常杀菌清园以外,还有改善土壤环境、必要时灌根增加果树树体营养,增强提高树体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降低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