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资产品并不是每一次使用的效果都明显,化肥只是作物生长需求一方面,需要考虑气候、土壤、温度等,因为一两次产品的使用效果不好就打退堂鼓的业务员直接可以回家种田了!
2、没有一款农资产品能治百病、解决全部问题。有的话,就是假货。
3、并不是效果快的肥料就是好,而是效果稳定持续的表现才是好。效果快,可能激素调节剂用得多,效果慢而稳才是王道。
4、不是所有进口的肥料就是好肥料,也不是所有进口的肥料就比国产的好。崇洋媚外在前20年可以,现在!不!
5、国产肥料也很好。其实大部分肥料不会那么复杂,复杂是被营销、设计出来的。有些新型概念肥料只是满足一些人的营销而已,本质没有变!
6、肥料真进口,值得真瞅瞅;假洋鬼子,虚高价格,早晚会被发现、被骂,记住: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7、农资价格便宜不一定就不好!物美价廉也是存在的,只是没有利润,经销商不愿意推。价格高也不一定就好,合理性价比才是王道。
8、农资高价一定能打败低价?不一定的。有时这是搞高暴利产品的一个骗人的口号。
9、高价没效果,大忽悠!高价产品有效果,但没持续稳定营销服务体系,还是不行的。
10、单一看价格定产品好坏,如同盲人摸象。定价背后是一个合理体系,合理就上量,不合理就下滑;不要以为单品毛利高,本质背后又是难以上量的障碍。
11、定价定天下,不一定对!生存合理利润,价格应随行就市。涨跌同步。一些产品,只会涨价,从不跌价(让利),迟早会吃亏。
12、杀价,只会两败俱伤。行情不好,价格下跌,潮水退去,一起裸泳。
13、农资直接卖给农户,不是零售商和代理商不知道,而是报应时间的未到;
14、农资渠道在变化中不断扁平化,砍掉代理商或砍掉零售商都定论过早,专业人做专业的事!代理商不能去骂直供商扰乱秩序,直供商不要骂代理商加价太多,其实本质一点,在价值链上,存在即是合理。
15、不是当地实力的代理商就是的客户,也不是你关系的就合适你,而是当下理念、认知相同的伙伴才合适你。需要耐心不断找、去谈。跑农资业务不烂一双鞋、一个工作包,不算农资从业“成人礼”。
16、选择代理商容易,产品上量不易,务必耐心找到合适你的客户。急躁会付出沉重代价。换代理商如同离婚一次,有些事冥冥中就得“等等、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