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不是“秀”,走形式后患多
编辑:刘帅 发布时间:2013/4/2 11:49:52 来源: 浏览次数:460
尽管高校越来越关注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但对于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说,职业规划似乎越来越像一场形式主义的“秀”。
自2009年教育部举办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后,各省市、各大院校相继举办了大大小小各类“职业规划大赛”,学生们踊跃参加,各式各样的职业规划方案也呈现出来。虽然上台参赛的同学表现非常,但在台下的有职场经验的人听起来,可行性却值得商榷。正如某500强企业HR所说:“这些学生的职业规划方案都太过理想化,很多现实因素他们都不能考虑进去。”这一句话,戳破了职业规划大赛的美丽泡沫。
90%的学生写一份职业规划书只是为了完成作业,修满学分,并非真正给自己做一份实用的职业规划方案。事实上,他们也缺乏这个能力。网络上随处可以搜索到“职业规划书模板”,学生要做的就是下载,填空。CCDM职业规划师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请问职业规划书怎么写?”、“你们这儿可以教我写一份职业规划书么?”很多人认为,这就像模板作文一样,职业规划书也是可以套用模板的。各界要求学校要强化职业规划意识,加强职业规划学习,但实际上,由于缺乏受到培训的职业规划师来进行指导,很多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形同虚设,毕业生的职业规划便成了应付了事的“差事”。
形式化的职业规划等于纸上谈兵
举办大赛初衷是为了加强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增强职业规划技能,然而,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职业规划的“好”、“坏”并无统一的衡量标准,因此,比赛并不能真正的检验职业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类似的比赛有助于普及职业规划意识,但对个人的职业规划并无实质性的帮助。“比赛考察了参赛人的公共演说能力和PPT的制作技巧,对参赛者职业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性,无法做出科学的评估。”
职业规划成了“空谈成功学”
现在的年轻人往往追求快速回报,很多人还没步入社会就开始幻想自己要如何成功。一些学者、评论家都在批判这种急功近利的成功学。这样缺乏科学性、指导性和性的职业规划比赛,同样是在变相助长“空谈成功学”的风气。五年、十年,甚至一辈子的职业发展规划,似乎信手拈来,大家只是片面的追逐成功,追逐一些耀眼的名头,到头来不仅连“成功”的深义都了解不清楚,就连自己想要什么都还一无所知,所谓的大赛奖项、名次助长了年轻人浮躁的心理,只能让他们更加好高骛远。
另一方面,学校推进职业规划教育,本身也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目前,很多高校缺乏具备资质的职业规划师。绝大多数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老师长期在校园里工作,几乎没有什么职场经验。更要的是,他们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规划师培训、认证。职业规划是一个非常的领域,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不仅自身要有丰富的职场经验,还需要掌握一些的咨询、辅导技巧与工具,仅靠在课堂上泛泛而谈是行不通的。大批毕业生一年年涌入职场,他们迷茫的眼神让人捏把汗。工作三五年后,迷茫、找不到合适工作的问题依然存在,职业规划的缺位,让他们无法获得稳定、成功的职业生涯。职业规划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之道,职业规划不是秀,更不是口号,不论是大学生个人,还是高校,都应问一句:职业规划,我们做到位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