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气温回暖,小麦已经进入了返青拔节期。这一时期,需格外注意小麦纹枯病的发生!
随着气温逐步升高,纹枯病进入盛发期,小麦纹枯病是我国小麦产区常发病害,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小麦纹枯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侵染发生,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一般发病可使小麦减产10-20%,重者减产70-80%。
但是,纹枯病发生后因为难以察觉,才容易造成严重减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组小麦纹枯病症状的口诀,好记又顺口。
张同化先生所作纹枯病症状口诀:
小麦纹枯很常见,主要表现云纹斑。
返青之后才明显,下部叶鞘症早现。
氮多湿密向上传,严重为害到茎秆,
湿时鞘茎菌丝产,后结菌核后代传,
出现枯孕枯白穗,减产定型无法挽。
从口诀中,可知:
小麦拔节后,随植株基部节间伸长与病原菌扩展,茎秆侵染增多,病情指数上升快,病菌由叶鞘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变软及烂茎现象,纹枯病的典型症状是病株“花杆”、叶鞘上生“云纹斑。
纹枯病爆发条件:
其发病程度与播种密度、温湿度有关。冬前温度高、多雨,有利于病菌侵染,秋苗发病率高;春季雨日多,田间湿度大,小麦返青后气温升高,田间郁闭度增大,有利于病菌扩展蔓延。病害发展快慢、流行程度取决于3—4月份的气温、雨量和雨日。
小麦纹枯病发病适温20℃左右,凡冬季偏暖,早春气温回升快,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的年份发病重;冬小麦播种过早、秋苗期病菌侵染机会多、病害越冬基数高,返青后病势扩展快,发病重。
纹枯病防治措施:
对病株率达5%以上的田块及时开展药剂防治;要选对药种,可以选用戊唑醇、己唑醇、井冈霉素等单剂或混配剂;要用足水量,每亩用水量不低于50公斤,在早晨露水未干时或傍晚对准麦苗基部施药;对重发田块,在次防治结束后,隔7~10天再防治一次。
纹枯病防治关键期:
化冻之后,大概3月中旬开始,这时候气温回升,是一波感染高峰期。小麦返青至拔节前,是防治纹枯病的时期。
因为小麦纹枯病发生初期主要危害麦苗基部,如果不下田细看,很难发现。症状表现明显后已到小麦孕穗期,这是防治往往没有很好地效果(茎秆较高难以将药液喷到植株下部),所以要抓好关键时期做好预防。
如果错过这个防治时机,造成大面积爆发,会造成巨大损失。请麦农朋友们奔走相告,及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