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类作物品种众多,大类上包括柑、橘、橙、柚等,很多的具体品种上都冠以“蜜”、“糖”字眼,商业价值较高,易上溃疡病、树脂病等病害。溃疡病属性病害,在果实、叶片和枝干上均有发生。树脂病是性病害,主要包括枝干的干枯型和流胶型,以及果实上砂皮状的小点,俗称砂皮病。
溃疡病的防治难点:1、病源多侵染幼嫩组织,展叶、坐果期易于的繁殖,此时用药多了易产生药害,用药少了不管用,到显症时往往已致害成病。
2、性病源有两个特征:一是在阴雨潮湿天气易于繁殖,而柑橘种植区大多位于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低纬度地区;二是类病源存活能力强,可以潜藏于植株的多个部位(韧皮、叶片、果实、根系等),可以在作物以外的植物上(杂草等)存活,一旦遇雨水或灌溉水会随水流、雨滴喷溅到各部位,在合适温度下大量繁殖,爆发溃疡病。因此各园区一旦感染性病害,则往往年年防治年年病,而且越来越难治。
树脂病的防治难点:1、因弱易病难治,树脂病多因储备养分不足,春季抽条、展叶、开花养分供应不足,出现幼果细胞不健壮、蜡质层薄,叶片气孔大,易侵染难免疫。
2、展叶、开花、幼果是作物生长的敏感时期,这个时期用药易产生药害,即便用药浓度也达不到防害的需要,形成了不防、难防,见症时难治,即使治住了,危害也已经形成,损失在所难免的局面。
3、病菌从气孔、伤口等处侵入,破坏细胞并留下病灶,后期逐渐侵染其他组织如枝干,难以杀灭潜藏在韧皮部内及其他生理组织的病菌,也不能修复受伤的组织,残余病菌易于再侵染致害。
溃疡病、树脂病的发病规律:1、结果多的树、老树、弱树易上病。结果过多、树势弱,树体贮备养分不足,抵抗力差,病原菌易侵入。
2、氮肥施用过多,导致枝叶旺长,细胞壁薄,植株柔软,易受机械损伤和病菌侵袭。
3、阴雨天、台风过后易发病。潮湿的环境易大量繁殖,碰到有伤口处变趁机侵入,引发病害。台风经常刮断树枝,造成大量落叶,留下伤口和叶痕,病菌趁虚而入。
4、遭受冻害、倒春寒的易上病。细胞被,等到气温变暖树液流动后,部位细胞变软,易被侵入。防治柑橘溃疡病、树脂病等叶果部病害的四个关键点:1、用药浓度要够。对于已经上病的、发病重的果树,一定要提高用药浓度及用药次数,以达到修复伤口、高浓度的效果。
2、用药时机要对。①台风来临前后要用药,一方面可以修复伤口,另一方面可以,阻止病菌侵染;②雨前用药,由于雨后用药吸收利用率低,而雨前用药能起到减少园中的病原基数、早防重防的效果。③低温冻害、倒春寒提前用药,起到营养树体、增强树体抗逆能力的作用。④每次抽条、展叶、坐果初期都要用药,此时作物易被菌源侵染,此时用药起到提前杀灭病原菌的效果。
3、坚持周年连续用药。制剂具有性高、无抗药性、累积效果好、营养复壮等优点,一是能修复台风等造成的伤口,阻断病菌的侵染途径;二是溃疡病等性病害繁殖快,需连续用药,才能一把控制住病害。
4、综合管理。不偏施氮肥、磷肥,多用有机肥、生物菌剂等;有条件的园区可以起垄,尽量避免大水漫灌;要及时清理掉枯枝、烂叶、杂草等;遇到低温冻害、倒春寒时,要提前用药(制剂+沃丰素+红糖),做好防冻措施。
防治效果标准:1、周年连续用药的,特别是每次抽条展叶期、雨前、台风前后用药的,可大大降低叶果部病害的发病概率。对于出现轻微症状的,通过及时提高制剂的浓度、复配其他剂等措施也能够控制住病害。
2、幼果期果实见症轻微的(溃疡、疮痂、树脂等),用药及时得当的,果面病斑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3、周年用药的,生长势好,叶片长得厚实,果实表皮油细胞密实,太阳果、裂果少,果实糖度高。